放大圖片
■陳紹基昨出庭講述彈痕。香港文匯報記者鄭啟源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啟源)馬尼拉人質事件發生後,香港軍械、法證專家親赴菲律賓搜證。香港警方軍械鑑證科警司陳紹基昨出庭,披露肇事旅遊巴車廂內共發現32個彈孔或子彈痕跡,其中9處在車門右邊的金屬板位置,其餘則主要分布於車內座椅的椅背及頭枕。陳紹基表示,部分彈孔能確定子彈從座椅前方射出,部分子彈更射穿座椅,擊中後一排座位。
陳紹基歸納32個彈孔,主要集中在車內14處。在車頭位置,置於車頭的電視機底部就有2個彈孔;車門右邊的金屬板則有9處子彈痕跡,其中4處射穿金屬板,另有5處是子彈撞擊後的彈痕。車內多張座椅亦發現彈孔,陳紹基推斷部分彈孔,是由座椅前方開槍射穿座椅形成。其中,留有彈孔的第2排座椅,絨毛明顯被薰黑,他認為,可能由子彈造成,亦有可能是煙霧彈等燃燒物品造成。
肇事旅遊巴車尾設有洗手間,陳紹基在該處亦發現4個彈孔。他表示,搜證時曾進入洗手間內觀察,天花及牆上均布滿金屬碎片,形容「像釘一樣釘在天花板」。他又撿走天花板上最大的一塊金屬碎片回港化驗,該碎片長5厘米、闊2厘米,經化驗後證實碎片並非子彈碎片,推斷是子彈射中門鎖後,令有關金屬碎片彈到天花板上。搜證期間,他又檢查旅巴窗簾,發現有由子彈碎片造成的小孔。
港警借用門多薩手槍測試
陳紹基續稱,香港警方代表團去年8月赴馬尼拉搜證期間,曾向菲國當局借用門多薩當日使用的M16A1步槍及手槍,作彈道測試,並收集由該兩支槍射出的子彈樣本,作樣本比對。陳紹基表示,每支槍的構造都有獨特性,子彈射出後,彈頭上的來福紋及彈殼上的碰撞痕跡,均有助追查子彈是否由同一支槍射出。死因庭稍後將會呈堂子彈樣本的比對報告,確定死者是由哪支槍射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