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北京:12位華人藝術家的「紙上美術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藝術家白雙全作品的展場。

 今天中國人怎麼去做當代藝術?2011甫一開年,北京798藝術區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的新展覽就吸引了美術界的高度關注。評論家和媒體人都想說點甚麼,可是話到口邊,卻都不免猶疑起來。這個名為《紙上美術館:12位華人藝術家》的展覽,邀請了白雙全、陳界仁、馮夢波、高世強、谷文達、劉小東、焦應奇、舒群、王廣義、汪建偉、王音、鄭國谷12位華人藝術家參加。他們各自居住在內地、香港、台灣及海外不同的地理空間展開創作實踐,活躍全球,在以共通的華人文化背景下構建全新的文化疆界。

 「紙上美術館」這一展覽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參展藝術家陣容齊整,其展覽的學術顧問費大為先生參與這一行為本身就耐人尋味。凡是中國當代藝術史的研究者,都不可能繞開費大為這個人。他是中國當代藝術每個發展階段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也許是因為費大為先生的存在,此次展覽和2008年UCCA轟動一時的「85新潮」展覽前後唱和。

 中國當代藝術家們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徵,自始至終都注重哲學理論,注重文本,甚至注重藝術創作過程本身的史料文獻價值。體現在「85新潮」展覽中,是一篇又一篇的文字說明,簡直巨細靡遺地由藝術家一字一句介紹,某件藝術作品是怎樣構思,怎樣又創作出來。而「紙上美術館」這一展覽也能看出端倪。比如參展藝術家舒群的作品,可以說是對西方哲學史的一次重新梳理。他自己說,「自從30年前我在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上讀到柏拉圖的『理式』或『理念』這個詞彙,揭開西方思想史之謎便成為我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幾十年來西方哲學思潮與中國現實社會交融,在巨大的內心衝突中,舒群創作了他的成名作《絕對原則》系列。

 「華人藝術」,對於世界當下的藝術表徵而言,貌似是一個被咀嚼多次的過氣議題。也許被詮釋乃至過度詮釋,如今被質疑為一種「偽概念」。這30年來,透過無數作品展覽,人們漸漸可以發覺,中國藝術家對於西方現代藝術的模仿和借鑒,的確多在於藝術語言模式的層面。而中國當代藝術家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核,始終緊緊相關藝術家個人的生命體驗,與中國文化政治社會思潮合拍。

 這是一個沒有了大歷史和大敘述的時代,新世紀的中國當代藝術面臨價值觀的徹底改變。那些青花瓷中國龍之類的符號漸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氣質上的立得住的東西多了。而這種精神氣質,需要評論家或者藝術家去闡釋和解讀。

 特別值得一提的作品是劉小東《易馬圖卷》。在參展的12件作品中,劉小東的作品會顯得格外「古典和傳統」。他長卷似的油畫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發生在2008年甘肅鹽關鎮農村集市上。一個完全沒有受過美術教育的民眾也看得懂畫家的意旨:農民們在集市上交易馬匹。這幅作品當然沒有我們眼中所見那麼簡單。在畫作紙卷上,劉小東寫了幾段字,都是書名。比如風馬牛不相及的《共產黨宣言》、《控制論》、《畫出來的真言》以及《詩經》。正是這些似懂非懂的書影響了畫家對藝術的態度,讓他終其一生「針對現實畫我的匪夷所思」。 ■文、圖:雨嘉(80後媒體人)

相關新聞
超級電腦 人類忠心奴僕? (圖)
芭托莉 可愛的歌劇女神 (圖)
芭托莉:我把自己看作一個畫家 (圖)
@北京:12位華人藝術家的「紙上美術館」 (圖)
點評集:《中國皇后號》資料太多礙劇情
百家廊:走在盧森堡大峽谷山徑 (圖)
翠袖乾坤:驚天鵝
娛視觀:如此最佳編劇導演
琴台客聚: 靈魂的重量
生活語絲:《我家的背影》
一網打盡:第二次供職
記憶後書:《黑天鵝》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