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兩會記者組 羅洪嘯 北京報道)在介紹「十二五」規劃綱要制定過程時,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指出,國家發改委只是「十二五」規劃制定工作的牽頭部門,在規劃制定過程中,國家發改委收到各方建議64,700多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據了解,發展生物質能、加快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等章節內容的充實均源自民眾提出的意見。
整個規劃分三階段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說,中央從一開始就強調規劃編制過程要成為一個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過程,增強規劃編制的開放度和透明度。整個規劃編制主要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本思路研究階段,社會上70家研究機構參與後形成了500萬字的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向國務院提交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基本思路的文稿。
第二個階段是從去年4月份開始,歷時半年制定了中共中央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個建議提出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第三階段是國務院成立了12個部門參加的規劃綱要起草小組來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在收到的64,700多份建議中,山東濱州一個叫孫東的盲人寫了整整6頁紙的盲文信件,就發展盲人教育、建設盲人網站提出了建議。機械科技研究總院的77歲退休人員張鴻博,身患癌症,在經過6次化療後,還給國家發改委寫了4萬字之關於收入分配的建議。「他們的這片赤子之心非常令我們感動,也激勵我們把規劃綱要做好,要能夠更好地反映民眾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