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日本福島核輻射危機造成全球恐慌,網絡謠言更一度引發了香港搶鹽搶碘片的「瘋潮」。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強調,執法部門定必嚴正處理任何損害社會安寧的犯罪行為,又強調當局自核危機發生後,已啟動了高透明的機制,並保持高度警惕,務求以「反應及時、尊重科學、體察民情、高度透明」對策,處理是次地震牽動的連鎖事件,為各種情況做好準備。
信息高透明 處理核危機
突如其來的天災,令日本東北部瞬間變成一片頹垣敗瓦。唐英年昨日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表示,日本過去一星期發生的9級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以至隨後發生在福島的核電廠事故,都牽動著全球人的心,更觸動了港人的神經:「雖然(福島)位處千里之外,但相對於以往發生在歐美的重大核事故,畢竟距離近得多,(香港)市民感到焦慮甚至惶恐,以致部分市民有過度反應,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為了消除港人的疑慮,特區政府一直採取及時反應高透明度的對策。
監察全天候 聯絡設熱線
唐英年表示,在日本地震後1小時,特區政府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迅速啟動,並即時與國家外交部、港府駐東京辦事處、旅遊界和航空公司聯絡,了解情況,為援助在日港人作準備。該中心在過去數天一直24小時運作,密切監察各種相關發展,並每日多次、定時向政府高層和相關部門匯報。
同時,當局先後多次召集頂尖核能專家進行科學分析和研判,天文台亦一直監控環境輻射實時監測數據,不時評估核事故對香港可能產生的影響。
網上有流言 政府即澄清
儘管事故對香港並未構成直接影響,但唐英年強調,特區政府「絕對不敢亦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當局會保持高度警惕,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準備,要有預備方案在手,必要時能夠及時應變,而各項監測會持續進行,採取各種必要的措施,包括繼續嚴格檢查從日本進口的食品,並對日本進口的貨物進行抽樣檢查,以保障香港環境的安全。
在考慮科學決策的同時,特區政府也考慮到民情和輿論,尤其近日有人在互聯網上散布不正確、不科學的信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市面上甚至出現了搶購食鹽、米等生活必需品的情況。為此,特區政府採取高透明度的對策,將當局掌握的資料盡可能並盡快地公開,透過傳媒這重要的發放準確訊息的渠道,將各種應做和不應做的事有理有據地對市民解釋,讓市民作出理智的判斷和決定,「而對於任何損害社會安寧的犯罪行為,執法部門一定會嚴正處理」。唐英年坦言,相對於日本,香港面對的問題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相信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只要團結一心,沉著應對,必定能夠克服各種挑戰,又再次向災區人民送上最誠摯的問候和祝福,希望日本人民早日走出地震海嘯和核事故的陰影,重建美好家園,並衷心祝願堅守核電廠的人員平安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