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入境處職員在日本成田機場設臨時辦公處,協助有需要的港人返港。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佩琪) 香港回歸後,北上港人不斷增加。在駐京辦入境事務組工作3年間,陳國基與同事兼任「雷霆救兵」角色,幾乎走遍東南西北,向在內地遇事的港人伸出援手,協助事主解困。試過有疑患精神病的婆婆,獨自飛到北京要求見國家領導人,也有與家庭關係疏離的年輕人出事後沒人理。這隊救兵就耗盡心神,盼早日把各種遇到問題的港人順利平安送回家。
駐京辦入境事務組除要負責簽發證件等工作外,他們更要隨時候命,處理港人求助個案。不論是遺失旅遊證件或財物,還是涉及港人的傷亡意外事故,每當接到通知,該組人員就要立刻放低手上工作,火速前往當地協助。
精神病婆婆要見領導人
陳國基駐京3年間,處理過大大小小的港人求助事件,每次都考驗團隊的應變能力。他憶述,碰過一位懷疑精神有問題的婆婆,年約60、70歲,她獨自一人從香港坐飛機到北京,要求見當時的國家領導江澤民,說有重要事情告訴領導,「問她是甚麼事情,她怎麼都不說,不肯回香港」。
婆婆堅持留在北京,駐京辦人員總不能硬把她送回香港,陳國基於是「諗計」,令婆婆合作,「我悄悄告訴她江澤民到香港去了,叫她快點回香港。」婆婆立即「聽話」,駐京辦人員終可安排她回港,並聯絡香港社署,接手跟進婆婆回港後的生活。
駐京辦入境事務組每次出動,大多是因為不幸的事情發生。很多時候,團隊人員要廢寢忘食工作,希望盡快把問題解決,當看到求助者順利平安回港,足以抵銷工作的辛勞。曾有一名離婚女士,帶同兒子到北京旅遊散心,期間遇上嚴重車禍,須住院數個月,駐京辦先協助其子回港。
「那女士沒有親友在北京,我們就經常去探望她,中秋節就帶月餅去」。陳國基說,經過數個月治療,該女士終於康復出院,撐著兩支拐杖,都要一拐一拐趕到駐京辦辦公室,親自向他們道謝,「我們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情,但對求助人來說卻是很重要。這是精神的力量」。
兼任社工助年輕人返家
港人求助內容「五花八門」,常見有遺失證件或財物。沒錢沒證件,就無法回港。駐京辦入境事務組除幫助事主辦理證件事宜,有時候更要墊支食、宿及路費。但駐京辦運作初期,沒有計算墊支預算,陳國基與同事就「捱義氣」自掏腰包,每月每人抽出一點錢籌集為「應急錢」。
每位求助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陳國基與同事不僅以政府人員身份提供支援,更同時兼任社工、律師等角色。試過有年輕人在內地出事,但因為與家人關係不好,陳國基等人要費盡唇舌,並承諾墊支路費,該年輕人才獲家人「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