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北角 春秧街折射香港﹁族群社區﹂剪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跟大多數港人一樣,對北角春秧街的了解曾僅限於「小福建」和電車總站,街道兩旁亦難得仍有很多地舖小販——尚未被城市發展、舊區重建的需要而全數被遷進大商場、購物中心,或是由政府管理的多層式室內街市。因此,春秧街在筆者的印象中,是一塊仍未被時代完全淹沒的區域。早前去春秧街考察,其實未有仔細鑽研過它,只知道那裡除地舖、小販外,還有一些專售賣福建、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舖,故而今次也是帶著嚴謹的考察之心,去重新認識理解這條歷史悠久的北角街道。

文、攝(部分):曾家輝

春秧街的前世今生

 北角位處港島東,香港開埠初期,曾作炮台、倉庫及船塢,戰後是新移民避居的地方,上海人、福建幫,先後聚居這裡,東南亞少數民族,近年大量湧入,形成濃厚庶民氣息。而北角最庶民的地方,定是春秧街——它既是一條街,亦是一個市,半露天的街市每日朝七晚七,聚集各色人等。

 早上七八點,是最繁忙時段,一街攤販和路人,堵住前路。緩緩的電車,響著叮叮,慢吞吞前進。電車車身,掃過小販攤檔的菜葉蔥頭。二三百呎的路程,人潮被電車剪開,又復合,如是往來,繼續你買我賣。

 電車是一九五三年首次進來,那時電車公司將東行的電車終點,由銅鑼灣延伸到北角,但英皇道的闊度,不足以建立讓電車掉頭的迴軌道,所以電車公司新鋪一段路軌,讓電車進入春秧街,繞個圈到糖水道總站上下客,之後右轉掉頭,回英皇道再向西行。這轉折本只為交通,卻無意造就了這裡成為全港唯一有電車行駛的街市。

 然而,春秧街的精彩,不獨因有電車行駛,更在於這裡處處可見人民的生活智慧——街頭空地,有人晾曬海味;燈柱路牌,掛著商戶的東西。路邊鐵皮檔,都會放置幾張椅子,方便相熟街坊來閒話家常。街坊們一坐下,天南地北,聊得不亦樂乎,而外人泰半聽不懂他們的話題,因為春秧街一帶,是福建人的天下。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南洋福建富商郭春秧,在北角標得新填海地,起意建糖廠,但當春秧街與糖水道相繼建成,糖價卻下跌,原本建糖廠的構想取消,改為建住宅。包括上海人和福建鄉里在內的外省人遷來聚居,慢慢形成一個強大社群。即使今時今日,街市檔口、商店,還可看到福建、廈門、上海人的「痕跡」——賣的是土產、地道食物,說的卻都是鄉音。區外人來到,像是身處「異鄉」,既陌生,又新奇。

舊區重建打破「族群社區」

 有關春秧街的新聞其實不是很多,上年底一則是有關在市區將有三項貴重物業標售,其中北角春秧街62、64、66及68號舊樓地皮,佔地約4340方呎,規劃作商住用途,日後可作商住、寫字樓或酒店發展,地下用作商舖;另一個新聞是香港電車公司計劃分別在銅鑼灣及北角春秧街增建掉頭處,將來由筲箕灣開出的電車,可以在該兩處掉頭。

 市區很多舊區,每天都要面對由於老化、政府要重建舊區的問題——即使不是整區重建,也會重新設置社區設施,如從交通、居住等入手,一棟一棟地拆,再建新樓,又或改變土地用途,配合現時及未來的城市需要,春秧街也不例外。「小上海」也好,「小福建」也好,已不再重要。

 由於時代不同,以前交通不方便,開發的地區不多,所以新移民來港,會集中在市區旁,這其實涉及了族群、社區、身份認同等文化因素在內,而且也涉及政治、經濟原因。不過,到了今天,全港九新界,由於交通方便,所以簡單來說,已沒有一處是所謂「偏僻」的了,所以「族群為了身份認同而建立社區」,以前是常見也很自然,但到了今天,這又是不是仍然常見而自然呢?

 如果大家留意的話,能從店員、工作人員及部分來春秧街買東西的婦女的口音得知,他們不是說廣東話,而是外省話,由於筆者不會福建或上海話,因而他們對我說廣東話,但轉頭便會跟「自己人」說回家鄉話。

 有些店舖的名稱仍會寫著廈門、福建等字樣,而像「真真美食」等食店所出售的糕點、炸物等,也明顯不是廣東食物,而是外地地道食物,非福建或上海人不明白的,就要問一下才會買下來。

 但到今日,上述的「族群東西」其實只佔春秧街一小部分而已,由於舊樓重建,所以新樓一來不再只有外省人居住,其地舖也不再只售賣上海或福建地道物品,即使是舊樓的地舖也不再只售地道物品——藥房、西餅店、凍肉店等混雜其中,族群性更是弱之又弱。

 除了語言及食物,也觀察到整條街可以和族群扯上關係的,就只有香港福建體育會中醫治療所、桃園禪院、鈔坑同鄉會等的招牌。即使加上這些富有族群或地方色彩的東西,其實整條春秧街的族群味道也已愈來愈弱。

 要理解這現象,也並不困難:新移民不一定要選居於北角春秧街,在考慮實際樓房租金、交通方便等因素之後,除了香港島之外,九龍及新界或者有更多選擇。上幾代的人希望跟同鄉住在附近,希望能互相照應,但新一代會選擇搬出去組織自己的家庭,建立「自己社區」的必然需要被弱化。由於市區不斷發展,地價也不斷上升,業主將舊樓拆了之後,會改建更高更大的新樓,春秧街中的壹一寓、港逸軒等便是好例子,它們在其他舊樓中間雖然突兀,但也反映了新取代舊的必然性及實際性,新樓的出現也代表了舊有社會元素,如社區網絡、特殊文化、族群色彩等的消失。

 同時,由於全球化,令愈來愈多外國人來港工作,外國文化也在滲入這裡的整體環境,所以春秧街連同附近的渣華道、馬寶道等,反而會見到很多菲律賓、印尼等人在買東西,而且也有店舖及小販專賣東南亞食物及家庭物品。

身份認同之迷思

 不過,另一個問題也應運而生:究竟到了現在,春秧街是否仍是因為族群、為了身份認同而建立的社區?如果大家現在走到春秧街,相信會發現族群性已「大不如前」,社區也逐漸被新樓所消滅、而身份也不需要透過社區去建立。過去能夠有效成立的「方程式」,到了今天已不再成立了——春秧街不再只有福建人,也有很多東南亞人,其實就是所有人都可去,都會去,裡面不只有福建食物,裡面的人也不只會說福建話,更包括廣東話、英文、菲律賓話等。如果今天仍說春秧街是某一個族群的社區,不如說是跟香港其他地區一樣,是愈來愈多元文化的地域。

 同時,筆者也在想這種不再成立的過程,除了因為外在原因,如市區重建、非集中式聚居等,更涉及族群自己的因素,就是之前所說春秧街族群味道減弱的原因——新一代的福建人對族群不再有一種有意識的重視,他們知道自己是福建人,但不一定會很著力去傳承所謂的福建傳統,除了食物、語言及其他生活習慣,他們一早已視自己為香港人或中國人,這身份比福建人來得更實在,福建只是一個鄉下的名稱而已——他們不會因為靠自稱為福建人可以有大的利益,也不需要靠這種身份認同而得到保護,又或用以抗衡主流文化。

相關新聞
北角 春秧街折射香港﹁族群社區﹂剪影 (2011-04-21) (圖)
鴨巴甸街 古董與鮮花之約 (2011-04-21) (圖)
導盲犬的幸福使命 視障人士生活無障礙 (2011-04-19) (圖)
申請導盲犬FAQ (2011-04-19) (圖)
遇見導盲犬時,請遵守「三不一問」原則: (2011-04-19) (圖)
地震核災無情 港日藝術家創作表心意 (2011-04-19) (圖)
「日本再誕生Reborn — The Gallery」復活節慈善藝術聯展 (2011-04-19)
我的優質生活系列(六) (2011-04-16) (圖)
從水兵總部到1881 Heritage文化旅遊大不同 (2011-04-16) (圖)
三面陽台轉角套房 (2011-04-16) (圖)
1881 Heritage (2011-04-16) (圖)
觀察唐樓看住宅變遷 (2011-04-16) (圖)
展場展出灣仔街市模型 (2011-04-16) (圖)
藍屋天台舊物 (2011-04-16) (圖)
中學生參加工作坊時的情形 (2011-04-16) (圖)
香港唐樓面面觀 (2011-04-16)
逛灣仔唐樓尋根 (2011-04-16) (圖)
白瓷「站起來」 (2011-04-14) (圖)
白.金十二生肖 (2011-04-14) (圖)
站起來 (2011-04-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