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26日我在《戲曲視窗》談及「現代粵劇」的定義。我提出穿清朝以後的服飾和用白話來演出的才稱為「現代粵劇」,而不是像部分學者從年代劃分,把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後的作品稱為「現代粵劇」。我認為「現代粵劇」的最大特點是刪掉或簡化戲曲的身段和做手,最先是清末「文明戲」,用「話劇加歌唱」的表演來宣傳革命。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粵劇界為了適應「城市化」的演出環境,舞台出現很多時裝戲、西裝戲,例如《白金龍》、《璇宮艷史》、《賊王子》、《苦鳳鶯憐》劇目等,舞台話劇化,音樂小曲化,雖然未取代傳統粵劇,但也掀起一陣熱潮。
我提出有關「現代粵劇」的定義,偏重藝術形式,沒有考慮到內涵的層次。在製作電台節目〈《淺談香港粵劇敘論》〉時,作者黎鍵介紹香港淪陷時期,澳門當時的新戲也顯出了某些新意,與一般三十年代廣州粵劇不同,與其後港式劇本如唐滌生、李少芸等人的作品也有差異。澳門是時有部分劇作源自名著小說與白話劇,例如「新聲」演出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等,格調較高,因此亦出現了一些「文藝腔」,有「話劇化」的傾向,例如口白帶有如話劇台詞般的格調;藝人口白時,為了襯托情調,又常以抒情的音樂作襯底,營造出舞台劇式的浪漫;劇本的口語也往往應用了「的的麼麼」的書面文字,透露出某種時代的特色。就劇作家而言,「新聲」是時的劇務主要為徐若呆,他為「新聲」與任劍輝開了大量的新戲,成為戰時崛起的省港澳重要的編劇家之一。(《香港粵劇敘論》第十六章)我稱這類粵劇為「白話化文明粵劇」,繼承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精神,不但表演形式「西化」,思想上也是反對封建思想、批判腐敗傳統為主題。
三月份,我欣賞香港藝術節的粵劇節目《程大嫂》的演出,發覺它原來也可歸入「白話化文明粵劇」的範疇。《程大嫂》是唐滌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為芳艷芬撰寫的劇本,並在1954年拍成電影。從《程大嫂》一劇,我也看到內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現代粵劇」和九十年代至今努力開發的「新編粵劇」的歷史足印,似乎「白話化文明粵劇」並非黎鍵兄所言只在香港淪陷時期的澳門出現。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