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賈選凝
《密語:半瞥》是藝術家張康生繼年初於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城市漫遊者》內展出《密語:關於兒童醫院》的續篇。這座坐落在英國倫敦附近的兒童醫院在1997年關閉,也是他的靈感源泉;十多年來,這處廢棄的空間內,糾纏著留院的病童、醫護人員和各種外來者糢糊不清的痕跡。張康生留英期間,也在醫院內尋索了一段時間,廢棄醫院成為了一種印記,一段被放逐的記憶殘片。透過這些流露出沉重情緒的「半瞥」,我們也可以嘗試同藝術家一起,從局部細節去理解徒留想像的種種訊息。
這個系列背後的idea是甚麼?
張:因為是《密語:關於兒童醫院》的續篇,所以是對荒廢醫院的再次創作。那家在倫敦的醫院自97年廢棄後,一直沒有重新被規劃。我對它的感情,來源於觀察其中來往的複雜人群——醫生、護士、流浪漢、以及為了創作而去的藝術家,各種各樣的人。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場很特別的對話,不同的人留下的不同痕跡,用「半瞥」被拼湊起來。想離開的病人,留下了對醫護人員的看法,醫生留下了一些工作時用到的單據,而醫院內部也有固有的信息被留下,像是通知幾點開會的會議室通知、「不准吸煙」等,因而留下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希望觀眾怎樣讀解這個系列?
張:希望為觀眾帶來聯想。作品中用到了video、片段式的長條形狀相片和一些printout,觀眾可以帶走那些printout。我想將原來那個醫院現場的東西抽走,留給觀眾自己聯想的更大空間。兒童醫院也許代表了一種限制式的存在,病童們從這裡康復離開時,也許會很開心,但等待康復過程中,他們思想的許多片段,我們並不了解。其中的焦慮與不安,我們也只能透過想像去猜測。
「兒童醫院」對你個人而言會帶來怎樣的聯想?
張:我想是一種生存價值的思考吧。對有些小朋友而言,「兒童醫院」也許是他們最後的遊樂場,或者至少在那段留院的時間中,是他們的遊樂場。我在那間醫院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也觀察過一些小朋友進醫院的那些moments,醫院本身是個很不具有肯定性的所在,因而這不確定,會令人去反思自我的生存價值。也許聽起來是個很沉重的話題,但小朋友始終有他們天真的一面,而我的作品是希望表現他們對自己身處那段特別時空中時,所作出的回應。
「密語:半瞥」張康生作品展
時間:5月4日至29日(逢星期一休館) 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10室「光影作坊」
查詢:3177 9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