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上的一點超脫 一點平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畫家張健君

 與另兩位華人藝術家背景稍有不同的是,張健君移居美國長達20餘年,受到西方油畫藝術更強的熏陶與影響,但他多年來創作的主題,卻從未離開最傳統的中國山水,他自言,山水是他的文化載體。雖然大學起便受到油畫教育,但自小隨父親練習書法的個人經歷,卻令文化碰撞的思想從創作的啟蒙期,便深植他內心。在材質上,他使用水墨與油彩並置,形構帶有文化風格交互感的山水,一種強烈又厚重的獨特水墨效果躍然紙上。

 傳統的精神意境為他所吸收,但創作手段卻一定是開拓式的。他說:「傳統也在發展。我這些年一直使用不同文化材質創作,讓作品留下不同氣息。」這是他所做的文化上的一點超脫、一點平衡,他希望觀眾能從他的作品中,體會到高遠意境與當下感悟的融合。

 在這次展出中,他四件最新創作的共同點是,表達了畫家對中國文化被時間洗禮之過程中的一些記憶。在時間跨度中,不同文化產生的相互作用,令藝術可以被讀解出更多層次。張健君自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找自己,新水墨的境界正是將中國的意念與現代藝術的發展貫穿相連。

 「其實水墨領域,許多藝術家從上世紀末就在做這樣的實踐。」他本人也早在91年就開始用墨製作天然裝置,所謂當代語境與傳統的結合,正是這種細水長流的滋養灌溉。或許是帶有傳統藝術家的一份固執,他並不鍾情太具革命、反叛和破壞性的藝術創作,更笑言自己是「80年代時作當代藝術,到了現在反而一直做傳統。」

 歸根結底,深受中國文化和諧思想熏陶的他,始終都在當代與傳統間尋求著一份微妙平衡。也因為這種對平衡的刻意求索,他的作品永遠既有標新立異中的含蓄委婉,又有傳統意念中的大膽創新。藝術作品作為傳播文化的媒介,令人只能慨嘆其中精妙。

相關新聞
昔日即今日 傳統水墨在現代語境下煥發活力 (2011-05-12) (圖)
書法是「字」更是「畫」 (2011-05-12) (圖)
「水墨還能做甚麼?」 (2011-05-12) (圖)
文化上的一點超脫 一點平衡 (2011-05-12) (圖)
「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家選集:昔日.今朝」 (2011-05-12)
《中國的記憶》追懷「集體回憶」 (2011-05-12) (圖)
朱毅勇個展《中國的記憶》 (2011-05-12)
做人要「開竅」 (2011-05-10) (圖)
多方涉獵也得讀經典 (2011-05-10) (圖)
精選十本經典: (2011-05-10) (圖)
複雜世情勿輕率簡化 (2011-05-10) (圖)
一切由實習開始 (2011-05-10) (圖)
Sage Gateshead (2011-05-10) (圖)
經典荷包 展傳統女紅文化精髓 (2011-05-07) (圖)
清代達官貴人專用荷包: (2011-05-07) (圖)
皇室貴族與平民荷包的分別 (2011-05-07) (圖)
百年經典荷包展 (2011-05-07)
觀音文物來港弘愛傳福 (2011-05-07) (圖)
「弘愛.傳福」千年觀音文物珍品展 (2011-05-07)
「我們的聲音」為工廈藝術家留一方天空 (2011-05-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