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系列報道:千里良田荒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新縣郊區姚沖村村民連家門口的水田也不願意耕種。

 「城市擴大了,鄉村卻荒蕪了。」湖北通山的士司機陳秋妹感歎老家即將消失。一個多月來,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四省近十個縣市,沿途考察兩千公里的淺山區地帶,旱地拋荒五成左右,水田拋荒一兩成不等。比這更嚴重的,是雙季稻改種單季稻的大面積隱性拋荒。南方水稻主產區統計公報顯示,包括建設、拋荒等因素,各省播種面積數年內下降數百萬畝,其中光是湖南一省,三年內就劇降729萬畝。  ■香港文匯報記者 肖郎平、李望賢

 河南大別山下陡山河鄉東鑼灣,荒了四五年的土地,終於等來了主人范明福。老范今年61歲了,家在河南新縣。他本來在北京做裝修工,不得不告老還鄉,因為「老了,沒人要了」。3月14日中午,老范站在快到膝蓋的荒草中打量久違的承包地,但他沒打算種糧,而選擇種杉樹,鄰家土地已栽滿白楊。之前,這片地上種的是水稻。

水田變旱地 旱地變荒土

 老范的旱地原本是水田,一條七八米寬的小溪從旁蜿蜒而過。但後來水壩被毀了,水田變成了旱地。通山縣黃沙大地村81歲的阮英良也有這種遭遇,他本來有3.5畝水田,由於缺水就變成旱地,只能種玉米和紅薯,「辛苦一年,毛收入才大約3,000元,虧本!」

 記者沿武廣高鐵的廣東韶關、湖南衡陽、湖北咸寧,再從武漢上溯至河南信陽,再轉到粵東的饒平縣,一路所見,水田變旱地,旱地變荒地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部分旱地稀稀落落地冒出些油菜,往日遍地黃花或稻浪千里的鄉村美景已不多見。兩三尺長的茅草,密密麻麻地覆蓋著旱地,有時它們像一團亂髮,有時像迎風飛舞的馬鬃,如果不是村民指點,根本無法辨認。

 與一般家門口和馬路邊很少拋荒不同,新縣滸灣鎮蔡山村、新集鎮姚沖村幾乎集體拋荒,姚沖村荒地多達三五百畝,燈草等雜草一簇簇地瘋長,有塊水田中央還盤踞著一棵生長了數年的野樹。

雙季改單季 比例達8成

 和直接拋荒相比,湖南、江西等地雙季稻改為單季稻的大面積隱性拋荒,更需引起警覺。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員張黎表示,被調研的鄉鎮,都存在隱性拋荒現象,一些村「雙改單」比例達到80%。比如,2007年衡山縣白果鎮土地拋荒率不到1%,但「雙改單」達到20%,也就是有5,000多畝改種單季稻;雙峰縣梓門橋鎮直接拋荒地500畝,「雙改單」為1,800畝。益陽市僅由於隱性拋荒就少產18萬噸糧食。

 「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裡」,農業部長韓長賦曾公開表示,糧食安全問題的核心,是稻穀,因為主糧中小麥有餘、玉米平衡,唯稻穀不足。

南方稻田銳減 威脅米產量

 但在現實情況是水稻主產區的南方省份,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淺山區或丘陵地帶拋荒現象。江西贛縣2008年末撂荒3.8萬畝,佔耕地面積13%左右,部分村組土地撂荒三成。重慶市農業局2007年9月調查發現,全市撂荒耕地53.6萬畝,各地區拋荒3%左右。

 儘管缺乏全面拋荒數據,但各水稻省區的統計公報顯示,大多數省區銳減數百萬畝。2007年全面取消農業稅,因此2006年和2007年是大部分主糧區種植面積高峰期。但和2007年比,不少省份2010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短短三年內出現劇降,其中廣西減少299.5萬畝,湖北減少405萬畝,湖南減少729萬畝。福建省2009年糧食作物面積和2000年相比,下降896.2萬畝,其中僅晚稻就減少431.7萬畝。江西省2007年耕地面積比2000年減少160萬畝。重慶2009年糧食播種面積比9年前下降815.9萬畝,即使和2005年相比,仍下降407.7萬畝;其中稻殼面積比2005年下降98.8萬畝。

相關新聞
倡擴徵至全港 膠袋費商戶落袋 (圖)
港府積極研增土儲 在維港外填海 (圖)
修例防濫用補選 議員辭職無take 2 (圖)
被控7宗罪 卡恩禁保釋柙黑獄 (圖)
系列報道:千里良田荒蕪 (圖)
內地逾萬工程貪賄案涉近30億 (圖)
滬新能源 發電成本劇降三分二
李少光:港恐襲威脅維持中度 (圖)
丁屋僭建問題惹不滿 鄉局設行動組維權 (圖)
跨國假卡侵港 10日撳走80萬 (圖)
涉殺孫國棟女 男菲傭拒認罪 (圖)
六合彩無人中 下期頭獎1億 (圖)
馬頭圍道重建 收購呎價近萬 (圖)
嫦娥二號將飛離月球為探火星開路 (圖)
熊貓圓圓懷孕成疑 超聲波照不到寶寶 (圖)
奧巴馬圖安撫伊斯蘭世界 (圖)
巴士炸彈被引爆 英女王訪愛步步驚魂 (圖)
最低工資糧期將至 港勞處緊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