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振英認為,不需要降低樓價遷就購買力,政府可以用補貼方式資助市民,例如「置安心」計劃及居屋。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樓市持續升溫,市民置業難問題仍有待解決。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指,房屋問題是香港民生中最不理想的一環,最迫切要解決。但特區政府不應透過刻意降低樓價來遷就市民的購買力;而應以補貼方式資助市民置業,例如即將推出的「置安心」計,以至過去的居屋,認為這有助填補購買力和樓價之間的空隙,亦不會衝擊樓市。
梁振英昨日出席「街工住屋關注組」房屋論壇,與葵芳街坊談及房屋政策。期間,多名市民都投訴輪候及調配公屋面對很多問題。
市民讚CY當年提出「八萬五」
有區議員指出,目前單身人士申請公屋輪候時間不斷上升,並質疑房委會早前把19幅土地歸還政府,而其中6塊為「豪宅地」,是把靚地預留給地產商,「偏幫地產商」。市民海叔亦質疑,政府政策是否偏向財團,但讚揚梁振英「當年提出的『八萬五』政策」︰「我很欣賞你,當年的『八萬五』是你夠膽提出。」
私樓供應不足 無偏袒財團
梁振英在回應時說,有市民質疑政府偏袒財團的說法並不公道,因為私人樓宇供應也不足,又指政府曾考慮利用非公屋用地興建公屋,但就遇到地區人士、區議員等激烈反對。
他又強調,「八萬五」政策是當年政府根據長遠房屋需要而評估後得出的數目︰「『八萬五』這個數,你讚我又好或你罵我亦好,實事求是。當年是經過我們對長遠房屋需求的評估,政府認為社會上公營樓、私人樓、出租居屋的需求有多大而定出來的數。我覺得,如果我們的社會大家可以集中力量,解決或至少紓緩我們房屋問題的嚴重程度,香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會比今日好很多」。
梁振英強調,要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一定要從增加房屋、包括公私營房屋供應量著手。其中涉及數量與質量等問題,同時亦應盡量縮短公屋申請人輪候時間。
毋須拉低樓價遷就市民
他說︰「有市民想買樓,在私人市場買不到,我們不應該、亦不需要把樓價拉低遷就市民的購買力;而是要在購買力和樓價之間的空隙間,用一些補貼辦法去填補,無論是現在政府現時用的『置安心』計劃,或是過去的居屋(計劃)」。
另外,當被問及「落區」是否為參與明年特首選舉「鋪路」時,梁振英強調,自己在擔任公職後,都不時落區聽取市民意見,「成日在中環出入,如果不經常落區聽市民意見,了解各區域情況,我們是會脫節的」,故自己是次落區不是為了「坃票」,「大家都知道這不是選舉委員會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