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作對談:撕殺之神 英語上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草草

文明與野蠻的界線到底有多脆弱?看完法國知名劇作家雅絲曼娜.雷莎(Carnage Reza)的黑色喜劇《撕殺之神》(God of Carnage),你會發現人類從來沒有進化過!兩個小孩打破頭的意外,演變成四個成人的野蠻撕殺,尖酸幽默的台詞與呈螺旋狀不斷推演的劇情,把中產階級光鮮背後的懦弱與虛偽刻劃得入木三分。香港話劇團曾搬演該劇本的廣東話版《豆泥戰爭》,好評如潮。現在,「進劇場」將上演由Christopher Hampton翻譯的英文版,請來曾導演過《黑鳥》與《安蒂崗妮》的加拿大導演施崇梵(Jovanni Sy),以其獨特風格打造這一法式經典。

《撕殺之神》所要處理的主題是甚麼?你如何理解裡面的4個人物?

施:對我來說,《撕殺之神》所說的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微妙界限。我喜歡劇中的4個角色所演繹出來的一種哲學性的極端狀態,包括冷酷的現實主義者Alan、急性子的理想主義者Veronica、冷漠的虛無主義者Michael,以及自私的愛享樂主義者Annette。

處理劇本時,會做本土化的處理嗎?

施:我們希望作品能與香港觀眾建立起某種聯繫。劇本中有一些對「滑坡謬論」(武斷地將某個可能性引伸成為必然性,然後串聯這些不合理的因果關係,推斷成一件毫無關聯的結果。)的有趣揭示,例如在爭吵中,把小孩子打架這麼一個本土的普通越界行為,誇張地推演到國際性野蠻行為(如達爾富爾的種族屠殺)的嚴重地步。所以,把劇本中的場景本土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能讓觀眾感到既容易理解又真實。

英文譯本與原本的法語劇本有甚麼不同?

施:我們不會參考這個劇本之前曾被搬演過的其他版本,例如法語版、英語版,或者廣東話版。我們正在創造一些新穎而獨特的東西,給現代的香港觀眾。當劇本被譯成為另一種語言時,通常會有些流失的部分,但也會產生一些新的東西。不過,Hampton的譯本十分優秀,抓住了大部分法文原著的精神味道。

撕殺之神(英語演出,附中英文字幕)

時間:5月26日至28日 晚上8時

   5月28日 下午3時

   5月29日 下午5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查詢:www.lcsd.gov.hk/cp(康文署) www.thtdupif.com(進劇場)

相關新聞
草地上跟蒙娜麗莎吃最後晚餐 (圖)
創作對談:撕殺之神 英語上演 (圖)
編輯手記:北歐式「宅」風格 (圖)
編輯推介:浸大2011MFA畢業作品放映會 (圖)
名家推介:周光蓁:香港2011指揮家節「閻惠昌」 (圖)
展覽:「承傳與創造」
舞蹈:延邊歌舞團《千年阿里郎》
戲曲:中國戲曲節2011「上海京劇院」
音樂:喝采系列「馬勒室樂團」
布克獎得主菲利普.羅斯 50年筆耕不輟 書寫歷史與人性 (圖)
寂寞的異國文學 (圖)
書評:賽馬和跑狗——老上海特有的租界文化 (圖)
書介:布穀鳥的蛋是誰的 (圖)
書介:我是許涼涼 (圖)
書介: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 (圖)
書介:中醫體質美容 (圖)
書介: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謝謝你的善意 (圖)
翠袖乾坤:鏡頭下的美麗世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