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思旋天地:唔怕蝕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3]     我要評論

思 旋

 儘管有人埋怨香港不公平,然而,在香港長大的人相對接受教育、就業機會是平等的。問題在於個人,是否努力、際遇與修為,當然包括運程囉。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在本月初舉行「創新工商文化青年論壇」。其中一位講者丁健華,他坦言自己從校園出來走進社會第一份工是推銷員,推銷文化教育用品。經驗所得,奉勸青年朋友「千祈唔好怕蝕底」。樣樣都去做,不計酬勞,幫顧客服務。從各行各業的營商環境中學習,積累經驗。丁健華稱「不怕『蝕底』,從不以為花了時間,計下數,以為『蝕底』髐@蚊,殊不知學到洁A其實已經賺兩蚊,甚至更多」。日以繼夜跑街推銷,積累來自多方面的營商行情經驗和人際關係,他認為,在日後創業路途上獲益良多,壯大了膽子,增加了信心。

 在一次偶然機會,與一班教育界朋友去觀摩一個專為幼兒設計的「奧福」教育課程。這一次交流,在專家朋友中得到很多點子受到啟發,毅然創業成立文化教育機構並打開了市場,進而推廣在中國大陸播種。

 丁健華認為在當今競爭激烈社會大環境中,實力很重要。然而,同樣要有創意,因能突圍而出的是要有創意,這是創新和進步的動力。丁健華指出「以藝術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藝術化,「以藝術教育出一個健全人格的人」,這就是「奧福」教學法的精神。他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計劃。道德人格的成長就在積極、正面的環境中,被潛移默化。學子們會懂得禮貌、有修養,懂得聆聽,尊重別人及守紀律。事實的確如此,教育的意義不單在於知識傳授,道德人格的培養更為重要。生動活潑,藝術教育融於一體的創新教學法受到學子、老師與家長歡迎和支持,他的文化產業化愈辦愈成功。五月廿一日,奧福兒童文化機構舉行周年活動行見幼教工作者聯歡盛會。

相關新聞
草地上跟蒙娜麗莎吃最後晚餐 (圖)
創作對談:撕殺之神 英語上演 (圖)
編輯手記:北歐式「宅」風格 (圖)
編輯推介:浸大2011MFA畢業作品放映會 (圖)
名家推介:周光蓁:香港2011指揮家節「閻惠昌」 (圖)
展覽:「承傳與創造」
舞蹈:延邊歌舞團《千年阿里郎》
戲曲:中國戲曲節2011「上海京劇院」
音樂:喝采系列「馬勒室樂團」
布克獎得主菲利普.羅斯 50年筆耕不輟 書寫歷史與人性 (圖)
寂寞的異國文學 (圖)
書評:賽馬和跑狗——老上海特有的租界文化 (圖)
書介:布穀鳥的蛋是誰的 (圖)
書介:我是許涼涼 (圖)
書介: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 (圖)
書介:中醫體質美容 (圖)
書介: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謝謝你的善意 (圖)
翠袖乾坤:鏡頭下的美麗世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