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點解阿Sir係邊青 教泰拳增學生自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婷)「細個想要英雄感,結果搞到學壞、經常打『爛仔交』;現在當了老師,就要教班後生仔堂堂正正做英雄。」一度成為邊緣青年、曾在異鄉賭錢輸光身家、流落街頭被當乞丐的鄭健,如今身份卻是一位誨人不倦的良師,於陳樹渠紀念中學任教英文科及藝術科,又擔任學生的泰拳導師。15歲開始習泰拳的鄭健,曾獲全港70公斤B組賽事冠軍,深明不少人對年輕人學拳戴上「有色眼鏡」,不了解他們只因不想被忽視而標奇立異,絕非「爛仔」。他直言,希望透過推廣泰拳,帶領年輕人藉刻苦鍛煉及面對挑戰,勇敢站上人生的擂台迎接未來挑戰。

中二輟學做過屠夫死人化妝

 鄭健的父親任職警界多年,但他自己卻從未立志要當警察,反倒是年少無知時誤入歧途,一度成為邊青,中二輟學後曾在多個行業打滾,看更、廚師、裝修工、肉檔屠夫甚至死人化妝,他都「做過吓」。眼見兒子不成材,鄭父當年狠下心腸將他送至英國留學。但可惜,赴英後他並沒有戲劇性變回「乖仔」,反而經常打架,鄭健坦指,開始學習泰拳亦非基於偉大的抱負,只是因「唔輸得」,想滿足英雄感。

 拳腳功夫有所精進,但心卻變得更為叛逆,鄭健一度沉迷賭博,更試過「一鋪清袋」輸光身家,淪落異鄉街頭,「就在那時,有個廚師見我像個『乞衣』般,給了一碟星洲炒米我食……」

獲贈一碟炒米 改變一生

 陌生人的「一『米』之恩」填飽了鄭健的肚子,卻又凸顯出其心靈空虛,令他不斷反思反問自己「難道我一世都要這樣過嗎?」終於,他猛然醒悟不應再浪費時間,於是奮發讀書,於英國完成中學、大學學位,同時繼續精進泰拳技術。

「爛仔運動」獲校納課外活動

 鄭健於02年回流返港,意外遇上一班「奇形怪狀」邊青,「他們知道我識打泰拳、就話想學,我從中發覺他們不是壞,只是無處發揮自己的才能,迷失了自己。」由於缺乏場地,這群青年自發跟隨鄭健到山邊學泰拳,亦正是這群年輕人,激發鄭健「將經歷化為『牙力』」,攻讀教育文憑課程,正式變身「鄭Sir」。他笑言,當初應徵教席時,不免擔心校方認為他玩「爛仔運動」,幸得校方支持,更將泰拳納入日常課外活動之中,該校數十名初中生每逢星期五到鄭健的拳館學打拳,「義務教拳無問題,最緊要學生學得開心。」

 鄭健直言,港人對泰拳存在很大歧視,4年前他成立拳館時,更有反黑組探員到場拍照,「『武林』、『江湖』其實早已分清楚,練泰拳都可以好乖仔!」為進一步推廣泰拳運動,鄭健於09年發起籌辦「陳樹渠紀念盃—全港中學生泰拳邀請賽」,「十幾歲仔精力旺盛,當然希望有用武之地,最好鍛煉係企上擂台、堂堂正正比試!」

上擂台決戰南非拳王作身教

 目前,全港學泰拳的中學生料逾千人,鄭健期望可籌辦更具規模的學界賽事,為泰拳建立更正面形象;另一方面,他更會粉墨登場,於即將舉行的「Arena World Muaythai & MMA Championships of 2011」與南非拳王昆頓對決,在擂台上以身作則,迎接人生挑戰。

相關新聞
點解阿Sir係邊青 教泰拳增學生自信 (圖)
中七生盼承衣缽做「教拳江Sir」 (圖)
空隙年推12文憑課 港專攻「跳船生」 (圖)
亞洲新一哥 科大發展5「O」科 (圖)
iPASS網「升呢」 增共同收生平台
焦點透視:長三角科研力強 港校絕佳夥伴
饒宗頤獲塔大頒名譽博士 (圖)
山東大學農學院濟南揭牌 (圖)
內地升學秘笈:港生內地升學熱點城市院校
港寸金尺土 拖低競爭力? (圖)
港校北上長三角拓展教育 (圖)
中大→上海 早建合作基礎 鋪路通向全國 (圖)
浸大→江蘇常熟 建研究中心 找未來出路 (圖)
港校赴長三角合作優缺
城大→江蘇蘇州 短期效益次要 培育人才為先 (圖)
兵家必爭:國家科研要塞 教育龍頭地區 (圖)
港大搶佔外灘 理大據浙練兵
港校進軍長三角地圖 (圖)
港校赴珠三角合作優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