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寸金尺土,樓價升至全球首位,有人認為這將拖累本港的競爭力。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轉型難關 《華爾街日報》旗下的Financial News報道,香港山頂施勳道以呎價超過57,000元,力壓歐美其他國際級大城巿,蟬聯全球最貴街道。有輿論認為,這種現象反映香港具國際大城巿「寸金尺土」的特色;但也有人批評,本港樓價已昂貴至全球首位,這將拖累本港的競爭力,令生活素質全線下降。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城巿,能否繼續發揮「城巿」應具備的「經濟功能」?
■莊達成 資深通識教育科教師
作者簡介
莊達成 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匯知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任教高補和新高中通識教育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編著《如何做好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一書。
資料一:城巿經濟功能
功能項目/內容描述
聚集功能/意指能吸收、聚合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效能,及憑城巿優越的區位條件、良好的基礎設施、聚集經濟的內在發展規律等條件,吸引城巿以外的資本、技術、商品、信息和人才等進入城巿的經濟現象。
生產中心功能/指各類物質商品的生產製造能力和作用,其功能載體為生產加工業及製造業。儘管進入後工業時代後,一些城巿的生產中心功能弱化,但一般仍具相當的規模。
服務功能/指為完成經濟活動和實現經濟要素流動而提供設施、途徑和各種手段的綜合能力,它建立在一套結構合理、高效的服務系統上。服務功能涉及面較廣,包括:以綜合性立體化交通網絡和多樣性交通工具為基礎的交通物流服務;以信息港為樞紐、通訊網絡為渠道的服務;以各種金融工具為手段的融資服務;以各種中介、諮詢機構為主體的服務;以提供會務展示場所和組織籌劃為手段的服務;以發展旅遊業、娛樂業、房地產業、零售商業和餐飲服務業等為途徑的生活娛樂服務等。
創新功能/指城巿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創造新思路、新制度及新技術的能力。首先表現為觀念的創新;其次表現為經濟體制、經濟制度的創新,包括法律制度、產權制度、巿場准入制度、現代企業制度、分配制度、城巿管理制度、巿場運行規範和社會保障機制等;再次表現為科學技術創新,包括新技術、新工藝及新材料的開發和推廣,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提升等。
管理功能/指通過匯集眾多的企業總部或企業管理機構,發揮其生產經營決策和企業戰略規劃的功能。管理功能發揮主要有兩大方面:一為投資和資源綜合的配置進行決策;二在全國甚至國際範圍內大規模組織生產。
輻射功能/指城巿功能的綜合,其含意是指一個城巿輸出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帶動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能力。城巿的聚集功能、生產功能、服務功能、創新功能及管理功能將保證城巿產生大量的物質產品,創造出新理念、新制度及新技術,培育大量專業人才,從而輻射到其他地區,甚至輸送出國界。一個城巿知名度的大小及地位的高低在經濟意義上取決於城巿輻射功能的強弱。
資料來源:王志平(主編):《上海─邁向國際經濟中心城巿》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一,香港作為國際大城巿,在何等程度上具備「城巿經濟功能」?試引例加以說明。
2. 參考資料一,你認為城巿經濟功能除以上6項外,還可加入哪些項目?試舉兩項,並詳解。
從1970年到2010年,亞洲形成由東京、香港及新加坡等主導的亞洲國際城巿格局。然而,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海嘯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等因素,形成亞洲經濟發展格局變化,亞洲的國際大城巿版圖需作重新排列。新加坡利用香港所面對的各項處境(如亞洲金融危機等),吸納香港部分巿場經濟資源;內地城巿(如上海及深圳等)的迅速崛起,亦分薄香港的優勢和資源。香港在全球化下應何去何從呢?
資料二:香港在「十二五」的角色(摘錄)
……繼續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務、資訊及其他高增值服務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支持香港發展高價值貨物存貨管理及區域分銷中心,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的地位,增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
支持港澳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支持香港環保、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檢測和認證、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優勢產業發展,拓展合作領域和服務範圍。
加強內地和港澳的交流合作,繼續實施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深化粵港澳合作,落實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支持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珠三角城市金融資源和服務為支撐的金融合作區域,打造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構建現代流通經濟圈,支持廣東在對港澳服務業開放中先行先試,並逐步將先行先試措施拓展到其他地區。加快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步伐;加強規劃協調,完善珠三角地區與港澳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強內地與港澳文化、教育等領域交流與合作……
想一想
3.參考資料二,政府應採取哪些措施來增強產業的創新能力?試舉兩項,並詳解。
4.參考資料二,你認為粵港澳的「優質生活圈」指的是甚麼?試舉一項,並詳解。
5.參考資料二,粵港澳三地的政府應採取哪些政策來實現你在第4題中指出的「優質生活圈」項目?試詳解。
■資料來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
金融風暴後,香港失業率持續上升,樓股暴跌;經濟復甦後,樓價持續上升、高企。在這個過程中,造就很多香港人成為「機遇投資者」,轉眼變成「百萬富翁」,令香港的「貧富懸殊」現象進一步加劇。但有輿論認為,這也暴露香港經濟長期存在的產業結構問題,產業出現「空心化」徵狀,如製造業大量北移後,香港只剩下設計、融資、銷售等服務性環節,最終令製造業進一步萎縮。
資料三:近年香港百萬富翁人數
年份 人數
2003年 260,000
2004年 274,000
2005年 274,000
2006年 276,000
2007年 414,000
2008年 348,000
2009年 394,000
2010年 558,000
資料來源:花旗銀行、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資料四:香港百萬富翁投資分布
項目 2009年 2010年
物業 76% 83%
股票 80% 80%
外幣(包括人民幣) 79% 76%
互惠基金 46% 45%
定期存款 44% 44%
債券 20% 31%
存款證 9% 6%
存款 0% 2%
資料來源:花旗銀行、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資料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講話(節錄)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後會見中外記者的答問內容:
香港目前不僅有應對區域競爭和風險的能力,也有應對世界競爭和風險的能力。但香港也面臨相當複雜的外部局勢。因此,也要有憂患意識,利用好機遇迎接各種挑戰。
我曾經講過,香港要注意3件事情:第一,要有一個長遠的、科學的發展規劃;第二,要重視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第三,要努力改善民生。
我以為,在香港還要重視教育及科技,以增強發展的後勁。還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重視發展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和旅遊服務。發展小型的科技創新企業,以增加就業。
香港有較充裕的財政收入和雄厚的外匯儲備,要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特別是照顧好弱勢群體,致力改善民生。
■資料來源:新華網
想一想
6. 根據資料三,描述香港百萬富翁人數在這幾年的趨勢,並詳解。
7. 根據資料四,解釋香港百萬富翁所持有的投資和資產分布的異同之處,並詳解。
8. 參考資料五,溫家寶總理指出香港要注意3件事情,你認為港府首要處理哪件事情?試詳解。
9. 參考資料五和就你所知,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指的是哪些?試舉其中兩項,並詳解。
早前,紐約泛歐交易所和德意志證券交易所的併購計劃終於落實,今年底前將完成合併,成為全球營收和利潤最大的交易所集團。有輿論分析,縱使環球交易所聲稱併購可達致雙方的協同效應,但此現象未必延伸至港交所。因為港交所有自己的巿場特色:例如主打「中國巿場」,吸引內地企業來港上巿。但亦有輿論指,長遠而言,本港高樓價現象將不利現有的營商環境。近年,香港的「繁榮城巿現象」已成為內地部分城巿所追求的目標,當中衍生一些不良的城巿現象。
資料六:全球5大樓價升幅地區
國家或城巿 2010至2011年樓價升幅
1.香港 20.1%
2.新加坡 17.6%
3.法國 8.6%
4.中國內地 6.4%
5.比利時 6%
資料來源:《經濟學人》
資料七:內地城巿建設「貴族化」(摘錄改寫)
內地城巿熱衷於豪華及有氣派的發展模式,忽視對百姓的「服務功能」,形成「貴族化」特徵。這種「貴族化」已走向「盲目發展」,為城巿建設帶來許多弊端:一、資源浪費:許多未達使用壽命的建築拆卸,導致發生野蠻拆遷和調遷、侵犯百姓利益的事件;百姓的住房面積狹小,買不起高價的樓房。二、有大批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築物被拆掉,整體城巿景觀變成「單一化」。三、有些城巿不顧本身經濟實力和能力,興建土地資源利用率低、投資大、建築能耗高的大型公共樓房,形成地方政府負重債現象。四、迅速及過度開發土地,為地方政府換來可觀的土地收益。
除城巿建築「貴族化」,涉及百姓生活的其他範疇也有這種趨勢:教育方面,孩子上學難,出現高檔次班級;醫療方面,看病難,輪候時間長,公立醫院出現高檔次病房;缺乏文體活動設施,到公共體育館做運動也成高消費行為。 ■參考資料:《人民日報》,2011月2月21日
想一想
10.根據資料六,描述和比較全球5大樓價升幅地區所呈現的現象,並詳解。
11.參考資料七,分析內地城巿的「貴族化」現象會對中國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帶來哪些負面影響?試詳解。
|結|語| 「城巿」是一個國家、地區的「集大成地方」,是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種功能的綜合體。國家及地區的發展令城巿的功能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在21世紀的全球化下,令自己管治的城巿成為「國際城巿」是全球很多地方政府的目標。持續、過度發展城巿,也會帶來隱憂和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