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美芬(右四)於「港珠澳大橋觸礁反思會」上,不點名批評公民黨在事件中的角色。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被指公民黨暗地操控的港珠澳大橋環評訴訟事件,觸發多項大型基建被迫「叫停」。專業會議議員梁美芬昨日於「港珠澳大橋觸礁反思會」上,不點名批評公民黨在事件中的角色,指從政者在考慮是否建議市民運用司法覆核時,不能只考慮法律觀點,亦要衡量會否影響公眾利益,「這次司法覆核勝訴,聽不到市民掌聲,正是因為有關判決影響了社會許多人的權益」。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亦批評,現時香港社會看問題太簡單化,只要講環保、保育,便可佔有道德高地,對香港未來發展未必有好處。
施永青指出,在香港社會中,環保和發展的地位不平等,講環保便可佔有道德高地,講發展便要挨打,「未開始討論,勝負已分」,更難保法庭的法官會否受到這些信息影響。在政治上,反對派在與建制派較量時,無所不同其極。其中,亦有司法覆核作較量的方式。
反對「搵阿婆代打官司」
他表示,不贊成凡事都用「搵婆婆代你去打官司」的方式。大家應利用議會平台提出意見,利用在議會的投票權表達立場。此外,對環保和發展亦要有平衡,否則對香港未來發展未必有好處。
對於有意見指,案件判決中提出新「環評標準」,施永青認為,法庭若認為現時的環評標準不足或不清晰,應要求政府和立法會修改有關法例,「以前的做法中沒有採用這個標準,這次卻忽然採用新標準,會對正循過往做法運行中的制度造成很大影響,亦會造成資源浪費」。若要採用新標準,應適用於未來新工程,而非以過往已推行中的工程。
陳智思籲汲取訴訟教訓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認為,現時市民對政府的期望較以往高了許多,亦懂得通過不同渠道實現保育目的。因此,政府未來發展如第3條機場跑道等大型基建時,應汲取港珠澳大橋環評訴訟事件的經驗。在推動基建過程中,必須有高透明度,相關準備功夫亦要做足,讓市民清楚整個程序,才能減少不必要爭拗,使工程順利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