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蔭權(右)在韋志成陪同下乘坐直升機,在香港上空視察7處可作填海和兩處可發展岩洞的地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為增加土地供應,特區政府計劃明年第3季開展第2階段諮詢,在維港以外選定7個地點填海,以及圈定8個選址開發岩洞。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在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及常任秘書長(工務)韋志成陪同下乘坐直升機,在香港上空視察共7處可作填海和兩處可發展岩洞的地點,並到西區參觀已於岩洞內重置的薄扶林配水庫。曾蔭權說,香港必須以新思維開發新的土地資源,應付房屋及產業發展的需要,並強調以填海及發展岩洞騰出土地,均為值得研究和討論的方案。
曾蔭權昨日與林鄭月娥視察的7處地點,包括計劃用作填海的屯門27區、龍鼓灘、東涌、大嶼山物流園、欣澳、竹篙灣和青衣西南,及作發展岩洞的沙田和摩星嶺。
助更環保處理堆填問題
曾蔭權表示,香港面積有限,而公眾對大自然和文物保育、市區發展密度及通風等要求更不斷提高,加上收地、賠償,以及清拆發展新界用地亦遇到不少問題,特區政府有必要以新思維開發新的土地資源,「填海及發展岩洞是值得考慮,其中填海亦有助解決剩餘公眾填料的問題,相比將剩餘的公眾填料運往內地,填海可提供一個更環保、可靠及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法」。
填海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提供土地供香港發展,但自保護海港條例於1997年生效,及2004年有關特區終審法院的判決後,香港填海面積便大幅減少:1985年至2004年期間,即使不計算赤立角和西九龍的填海面積,每年平均填海約120公頃,去年則減少至只有1公頃。
由於保護海港條例不適用於維港以外的海域,故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以增加土地供應,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讚薄扶林配水庫遷岩洞
曾蔭權其後到西區,參觀已於岩洞內重置的薄扶林配水庫。該工程騰出土地興建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避免削去大幅斜坡。他對此項創新運用土地資源的計劃表示讚賞,強調香港市區邊緣有不少堅固的山坡,交通便利,十分適合發展岩洞。將合適的政府設施遷移至岩洞,可騰出更多土地興建房屋及作其他用途。
曾蔭權強調,特區政府未來數個月會積極進行廣泛的公眾參與活動,以期在推行有關計劃前,取得社會的共識,故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於下月委託顧問研究,選取適合填海及發展岩洞各約20處地點,而一連串公眾參與活動亦計劃今年第三季展開,諮詢公眾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