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台灣國際打擊樂季開幕演出。(由主辦單位提供)
文:周凡夫
機緣巧合在台北觀賞了第七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的開幕演出(5月20日),發現了今日台灣在打擊樂發展上讓人大感驚訝的新面貌。打擊樂節的開幕演出由東道主朱宗慶打擊樂團登台,演出的五首樂曲全是近三年來由樂團特別委約創作首演的作品,包括特別為這次音樂節創作的兩首樂曲;同時,演出這些樂曲多者只用7、8人,少者僅4、5人,沒有採用「人海大堆頭」式,而且整個演出沒有電聲擴音,沒有投影,完全是台上演出者的表演。但在座位超過2000的國家音樂廳演出,這些樂曲展現出來的龐大能量,卻能將頗為龐大的空間充得滿滿的,那確是一次奇妙的感受。
開幕印象深刻的是兩首由台灣女作曲家創作於2009年首演的作品,都採用了中國的題材,同時融入了濃厚的民族元素,呈現出來的卻是既有傳統色彩,又有現代風格的樂曲。用作開場的《披京展擊》,是樂團駐團作曲家洪千惠的作品,採用了穆桂英掛帥、保家衛國的歷史故事為題材,以4台馬林巴木琴,加上中國鼓、定音鼓、沙槌等敲擊樂器,由6位樂手演奏,巧妙地將自樂曲開始時便全套戲服彩裝出場的京劇旦角,和其後登場的武生,兩人的京韻唱腔,融合出富有戲劇性色彩的效果。儘管兩位京戲演員對打的一段,對熟悉京戲的觀眾來說會嫌氣氛與張力都不夠,但能在不足20分鐘的時間內將整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深刻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耳中,可不是簡單的事。
另外一首張瓊櫻以古代神話為題材製作的《射日》,由三位戴著白色面譜、腰纏大小不同的小鼓上場的男敲擊樂手,與打著紅紙傘出場的馬林巴木琴女樂手,採用帶有戲劇性的動作鋪排,重現了射日的場景及由此引伸出來的善惡交戰的永恆主題的思想。三位樂師採用鮮紅色的紙扇,有時圍擊大鼓,有時擊打地板,有時互相擊打,原始的祭祀儀式和直率粗樸的情感,與《披京展擊》的戲曲身段和台位的鋪陳,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美學感受,但戲劇性的感染力則同樣強烈。
奧瑞何洛(Aurel Hollo)於2008年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作的《甘美朗,蹦》,音樂的民族色彩不多,快速連綿的節奏與緩慢主題的同步互動,看來都不及最後結束時的強力和弦那樣震撼!
用作上下半場終結的都是特別為這次音樂節創作的新作品。上半場塞瓊奈(E.Sejourne)為7位樂手所寫的《吸引力之二》,以馬林巴木琴及鼓樂為主,採用4台馬林巴木琴,在技巧上有很大的發揮和很大的技術挑戰。壓軸由新西蘭裔作曲家帕沙達斯(J.Psathas)所寫的樂曲《京都》的標題來源,只因作曲家自鋼琴家傑瑞特(Keith Jarrett)1976年在京都演奏的即興曲的強大力量中有所感悟,與日本無關。樂曲以四台馬林巴木琴和一位鼓手演奏,發揮的是富有活力的正能量音樂效果,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
這幾首樂曲的演出,都顯現出音樂能散發出能讓人感動的能量。其中有好幾個很有啟發的因素,一是每首樂曲不僅重視音樂演奏的質素,對在舞台上呈現的視覺效果,同樣花上不少心思設計,這包括大量敲擊樂器的擺位、樂手的出場、燈光變化的配合、樂手服飾的安排等,都務求能將音樂的感染力增強。二是各樂手都很年輕,充滿活力,具有擁抱音樂的強烈熱情,百分百的「青春版」製作。
這個打擊樂節於1993年創辦,朱宗慶當年和他的打擊樂團抱著「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信念籌辦,每3年一次,今年第七屆,快20年了,音樂節的名字亦因為首次從台北辦到台灣其他城市而將名稱從「台北」易名為「台灣」國際打擊樂節,請來的有10個國家的13組表演團隊和獨奏家,全是國際打擊樂壇上的名家名團,由5月20日至28日在台灣8個不同場館共演出26場,這可真是一項讓世界打擊樂壇均為之側目的成就。此一成就的得來,朱總確是位關鍵人物,而今日的光景,更非金錢便可辦到,那可是廿多年來播種的成果,數以萬計的打擊樂學員提供了足夠的觀眾來源至為重要。臨場感受到台下觀眾那股活力能量,更得相信,海峽兩岸能辦到這種打擊樂活動的,目前仍只有台北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