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瘟疫橫行歐美 人類險被滅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愛滋病是電影的熱門題材。 資料圖片

學者桑林等在《瘟疫:文明的代價》一書中,引述有關疾病瘟疫的資料,並說明其如何影響人類的生存史。資料指出,公元前430年的古希臘發生過一場瘟疫,奪走1/4人的生命。公元1347至1351年,西歐發生黑死病(亦稱鼠疫),奪走最多1/2人口。其後,歐洲殖民主義者把傳染病帶到美洲,把當地的土著人口「去掉」95%。公元1555年,墨西哥的天花大流行,導致2萬人死亡;20世紀,天花共奪去3億人的性命。

 美國醫學史家馬凱爾(Howard Michael)指出,在人類的文明史上,約有20%人口死於瘟疫。由此可見疾病是人類永遠的敵人。

學者:世界失控

學者紀登斯(Giddens)指出,當今世界是一個失控的世界,科技進步沒有令我們的生活更安定。紀登斯的論點針對全球化而起筆,同時指出社會風險不斷增加,並帶有某種特質性,其影響涉及千萬人口的生活機制。紀登斯表示,風險不是絕對的,今天科學實證說明有益的東西或許到明天當作別論。他又指出,有時我們需要「阻嚇的行為或宣示」(Scaremongering),以達致社會總體的安全,如應對愛滋病,衛生當局會勸戒大家切勿濫交,阻止愛滋病蔓延。

傳染病最可怕

人類面對疾病,包括致病的細菌,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正如學者桑塔格指出,疾病本身喚起的是一種全然古老的恐懼。細菌是無形的敵人,莫說了解其結構和特性,人類連細菌的名字也毫無頭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有關疾病的種類分類數以萬計。但當中傳染病相信是令人類最恐懼的一種,因為高效傳染性及強大殺傷力,傳染病瞬間可奪去數以萬人的性命。

相關新聞
港高校加費仍熱爆 內地生報讀增12% (圖)
各港校內地生報讀數字 (圖)
中大寧夏首招4尖子 (圖)
「未來之星」訪外交部體驗新聞發布 (圖)
聯招試續主導收生 內地升大應早準備 (圖)
細說新語:五花八門「客文化」
國民教育需求殷 服務中心盼增資源 (圖)
7成視藝科教師批課程考評 (圖)
廠商會捐百萬 助浸大生北上交流 (圖)
文憑試考外語下周一接受報名
分拆教材應降成本 孫公指難保證跌幅 (圖)
英語「筆欄」:婚禮多面睇
病菌變種:與菌同眠 如何自保? (圖)
瘟疫橫行歐美 人類險被滅絕 (圖)
營造驚恐劇情 扣人心弦 (圖)
傳染病此起彼落難防治 (圖)
末期症患者絕處求生 (圖)
|結|語|
想一想:
延伸閱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