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末期症患者絕處求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最愛》以愛滋病為故事主軸。圖為劇照。資料圖片

 絕症是另一個主要的疾病相關電影的元素,但與以傳染病為主的電影不同,多以不幸、掙扎、求存及如何面對人生最後日子的態度為主要。絕症相關電影早期多以肺病為主,其後則以癌病為要,後來加入了愛滋病。

 早期以肺病為主的電影在香港黑白粵語片可謂俯拾皆是。另外,上世紀80年代的台灣電影《原鄉人》也是以肺病為主線,演員有秦漢和林鳳嬌等。

 癌病仍是今天大量電影常用的題材。無論港產或日韓等電影,癌病總是揮之不去的一種人生絕望。近年,彭發導演的《塚愛》,也是以一名癌症病人為背景的戲碼。

 至於愛滋病,則是一個較嚴肅的主題,社會現實性較強,如近期上映的《最愛》。

《飛越瘋人院》描繪社會現實

 最後一類是精神性病症。這類電影的處理手法較多元化,悲情以外,還有更多反省空間。筆者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的《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和1990年的《無語問蒼天》(Awakenings)。《飛越瘋人院》由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主演;《無語問蒼天》則由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和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前者是一部社會性十分強的電影,故事以主人翁如何在精神病院中對抗制度為中心;後者講述一名腦科醫生擬以大膽手法處方,希望令病人重新甦醒。2010年由里安納度(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不赦島》(Shutter Island),普遍被認為是同類電影中的近年佳作。

再走當年路 卻忘妻是誰

 腦退化症是近年另一種常用的「電影病症」。近年一部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則以腦退化症為主題,其中婚禮和叢林的一幕最令人動容,失憶的男主角走過當年與妻子一起走過的同一條山路,卻沒有同樣的記憶,忘記妻子是誰,但「即使有一天你的記憶消失,忘了我,我還是會這樣牽著你的手慢慢走來」。

 港產片例子則有《女人四十》中的家翁(喬宏);韓片如《抱擁這分鐘》等。

 有關記憶的電影,還有一部頗特別的《凶心人》(Memento),講述失憶的男主角如何追查妻子的死因,當中以不一樣的敘事手法,論述複雜的時間觀與人性行為。

相關新聞
港高校加費仍熱爆 內地生報讀增12% (圖)
各港校內地生報讀數字 (圖)
中大寧夏首招4尖子 (圖)
「未來之星」訪外交部體驗新聞發布 (圖)
聯招試續主導收生 內地升大應早準備 (圖)
細說新語:五花八門「客文化」
國民教育需求殷 服務中心盼增資源 (圖)
7成視藝科教師批課程考評 (圖)
廠商會捐百萬 助浸大生北上交流 (圖)
文憑試考外語下周一接受報名
分拆教材應降成本 孫公指難保證跌幅 (圖)
英語「筆欄」:婚禮多面睇
病菌變種:與菌同眠 如何自保? (圖)
瘟疫橫行歐美 人類險被滅絕 (圖)
營造驚恐劇情 扣人心弦 (圖)
傳染病此起彼落難防治 (圖)
末期症患者絕處求生 (圖)
|結|語|
想一想:
延伸閱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