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虎門水廠高牆和防護網阻斷「義勇之塚」去路 。
死去的人,為活著的人捍衛國土;活著的人,卻拒絕給死去的烈士留出一條微不足道的小路。
「義勇之塚」盤踞在鴉片戰爭博物館後的大人山懸崖頂上,面海而臥,視野開闊,風光無限;墓旁樹木森然,陰翳避日。這是本報記者第二次探訪「義勇之塚」。和第一次翻牆不同,這一次更加艱難,有如攀岩,手腳並用順著近乎垂直的崖壁而上。
順著通往山頂的大路,人們會愕然止步,因為半山腰兀然閃現虎門水廠的大門,上書「水廠重地,閒人免進」。進入水廠之後,圍繞「義勇之塚」的全是高聳的圍牆。圍牆留有通往墓地的門,但不對外開放。後經協調,由水廠登記之後可領取鑰匙進入。但保安說:「沒有鑰匙。」
未到大門之前,拾級而上有側門,但玩耍的三個頑童告訴記者:「你進不去的」。確實,鐵絲網一直從鐵門纏繞到兩側的鐵柵欄,鐵蒺藜密集得無處下手和落腳。兩次繞山半圈,檢視再三,唯有從墓地正前方懸崖突破。一條陡峭的排水溝順崖壁而下,窄溝中鋪設有台階,一共71級。施展壁虎般的手段,爬上距離地面約4米的堡坎,沿級而上。鑽過欄杆,進入墓地。環視四周,發現水廠圍牆頂端新增樹枝狀的防護網,張開的鋼叉上還有倒u,縱使進入水廠,也絕無可能翻牆而過。虎門宣教辦主任李世賢表示,水廠考慮安保,無可厚非,目前暫無辦法解決這一難題,只有等水廠搬遷後再開發。
兩條路都成了死路,這令無名烈士如坐死牢;更令來客為難,憑弔烈士竟需飛簷走壁的絕技。
事實上,威遠島上的「義塚」至今也無路可至。出入口是山腳下一棟爛尾樓和圍牆之間的縫隙,雜樹騎牆,形成一條綠色隧道。貼著牆根穿過樹叢100多米,然後是非常陡峭的山坡,礫石遍地,腳底隨時打滾,踉踉蹌蹌,跌跌撞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