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文中(最前)和舞團在排練《小南管》。
在台北觀賞林文中舞團的《小南管》是一次很新鮮的體驗,既非沉悶,亦非震奮;既非沉思,亦非激動;既非平實,亦非感動;既非回韻不絕,亦非索然無味,而是漸入佳境,深受啟發。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於美國猶他大學現代舞系研究所畢業後的林文中,經過十多年海內外多個舞團的職業舞者生涯後,2008年回到台灣創立了自己的舞團,隨即以創團作《小》的細膩和充滿張力的手法「一舞而紅」,繼後2009年推出《情歌》,到去年再推出新作《尛》,都備受好評。
這三部作品,特別是其中的《小》和《尛》更充分發揮林文中成立舞團自我期許的「小而精緻」的特色,將「微型劇場」的形式與概念,很有效果地帶給台灣觀眾,那就是「讓小劇場變得更小以凸顯壓迫空間對現代人的影響」,及「顯微鏡專注看舞蹈、看人體」。這次推出的《小南管》,是台灣兩廳院「新點子舞展」委約的作品,舞展的目的是邀請台灣的舞團及編舞家以多元形式題材創作,開發舞蹈「新點子」;林文中繼續從微型舞台概念出發,但和過往的「小」作品最不一樣之處,當是自構想開始,便揹上了「南管」此一在台灣深具傳統意義的包袱,幸而此包袱最終仍能成為整個75分鐘演出中,能夠感動觀眾的關鍵元素。
林文中舞團的舞者,連同林文中自己在內只有5位,這次邀來3位客席舞者,還有6位南管樂師,演出時亦成為舞者,安排在台北國立中山文化中心戲劇院3樓的實驗劇場,以3面觀眾(約坐200人)「地板舞台」的形式演出。觀眾入場時,便見到林文中連同7女4男在場中做南管暖身操、吊嗓子等;演出時間到了,空座位亦已沒有多少個,暖身操才停下來,但接上的卻是場館的「場規」音帶廣播,這可是官家管理者「鐵板一塊」不願變通的做法,這對觀眾正進入狀態的情緒多少帶來干擾,幸好隨著而來,採用投映錄像形式呈現的「面試篇」,充滿現實生活的趣味,很快又能將觀眾的情緒凝聚起來。
隨後觀眾的觀賞情感便被這十多位素衣素服的舞者樂師,通過對「南管」互動教習的過程所牽引;中間又穿插將觀眾亦帶上舞台學習南管三種手姿,與觀眾齊齊習唱南音《風打梨》的互動設計;幾位樂師有時專注演奏,有時亦與舞者互動。有趣的是,整個作品的編排,呈現的便是這些年輕的現代舞者學習南管過程中的各自不同想法、對南管音樂觀念的改變、在學習過程中對生活人生的觀感;南管的學習變成舞者面對自己,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內心世界的日記一樣。
讓人深受啟發之處在於直接以這種接觸學習南管的過程,經過編整再呈現給觀眾。採用隱隱約約的情節,但卻帶有戲劇性的手法;配樂既有南管歌曲《魚沉雁杳》,又有流行音樂《Dear Friend》,南管手姿身段更慢慢融入成為舞者的動作,最後帶出整個演出的高潮,人人揹負著一枝木棍舞動,有群舞、雙人舞,不同男女組合的四人舞和獨舞,有時在掙扎,有時在互相牽扯角力,那根木棍可理解為歷史包袱、南管包袱。
這種設計也就將觀眾帶引著與舞者同步走入南管的世界。為此,儘管林文中說《小南管》可解釋為「A glimpse of Nanguan」(瞥見南管),「不是南管全貌」,而且「也不是一個真正推廣傳統音樂的節目」,然而,這種能讓觀眾具有「漸入佳境」感覺的設計,實際上卻能引動起觀眾對南管音樂的興趣,真正能達到「真正推廣了傳統音樂」的效果,甚而刺激起觀眾「我要學」的強烈慾望。林文中能將傳統包袱變成創作的泉源,更能以細膩直接誠摯的情感,將傳統中的「美」帶出來直接感染觀眾;由此再一次證明傳統藝術的生命要讓現代人接受,甚至主動要將之延續發展,關鍵仍在於怎樣發掘其中「美」的情感,林文中的《小南管》無比清晰地開啟了一扇門,開啟了一條路,這條路可以是《小南管》,也可以是「小粵曲」、「小粵劇」、「小崑曲」、「小評彈」……不過,不可不知的是,林文中的《小南管》能夠發揮出這種效果,那可是背後為數不少的藝術有心人付出無數心力的成果呢! ■文:周凡夫(資深藝評人) 圖片由林文中舞團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