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信用卡及無抵押信貸業務總監 伍楊玉如
「未雨綢繆、積穀防饑 」是中國人的傳統理財觀念,把每月的部分收入作為儲蓄用途,希望儲蓄足夠金錢為未來作好打算。正因這個觀念,令人們對借貸存在負面感覺,認為若非面對嚴重財務危機,都不會用借貸作解決的方法。不過,隨著時代改變,人們亦漸漸明白貸款其實不是一件尷尬難堪的事情,更是理財的一部分。
舉例說,如你為報讀一個業餘進修課程而開始儲蓄計劃,單靠月薪和儲蓄,可能要若干年才可籌集足夠金額支付學費,加上若在儲蓄過程中出現突如其來的額外醫療花費,又或是交稅金額超出預算,需要動用儲備補貼,令本用來報讀課程的儲備所餘無幾,影響原定計劃。由此可見,儲蓄雖好,但死守儲蓄而放棄其他理財方式,反而可能會錯過實踐目標的時機。
善用貸款工具 增理財彈性
另一方面,或許有人會認為借貸是理財不善者所走之路。事實上,借貸是為更善用本身的財務資源,無論是預留足夠備用現金,還是善用較低利息貸款以完成更有價值的計劃,貸款者未必是胡亂揮霍之徒。在銀行角度,有能力借貸,其實都是具有一定理財能力的人,試問誰會貸款給一個理財不善、無能力償還款項的人?無論有否財政上的需要,為能及時達成目標,緊握良機,善用貸款工具皆能增加理財彈性。
總括來說,貸款不一定是壞事,貸款者可因應個人需要和還款能力,選擇合適的貸款產品,確保貸款在收入負擔以內。其實貸款像把雙刃劍,要避免過度借貸,以免增加個人或家庭財政負擔,製造財務危機;相反善用貸款可利用借貸成本較低的工具,讓自己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個人支出需要,既可令儲蓄不會一下子全花掉,也可讓人預留足夠備用現金以應付不時之需。惟謹記借貸後要好好管理自己理財計劃、準時還款,以免要支付額外逾期罰息,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