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挪威館的《The Telling Orchestra》
從展覽中我們不單可以看到各國的劇場設計作品,還可窺探當地的表演藝術文化,以至國家近代文化意識形態。展館各有特色,當中可看出不同的策展心思,而在形式上大致可以分為動態和靜態兩類。動態展即以互動性或演出作為重點,觀眾參與性高,以身體感觀體驗展覽所表達的主題;而靜態展則指運用傳統方式,例如模型、相片、錄像等媒介,好處是可以清晰地展示作品。香港館、中國館在本屆PQ展都採用了靜態展示方式;香港館展出五個舞台和燈光設計作品,表達「質樸與浮華」這一主題;而中國館展出的作品以戲曲舞台為主,介紹以現代劇場和當代角度呈現傳統表演藝術的現況。以下介紹一些具特色的展館。
日本館以「紙」為主題,策展人沒打算展出個別舞台美術家的作品,反而由舞美與服裝設計師進行每人5分鐘的馬拉松接力表演,與觀眾打成一片。在日本館的演出中,觀者和演者仍有明顯分界,而西班牙館則進一步打破兩者的界限,在館內放置了一張長木檯來舉行不同的工作坊和活動。西班牙館以「手」作為主題,介紹受到現代化劇場技術影響而漸趨式微的行業和藝術家,例如西班牙最古老的木偶製作公司、布景工場、專業巡遊舞台及服裝設計等……指出舞台美術中「技藝」的重要性,期望能找出一個技術與手藝共存的空間。
奧地利館描繪現代3D技術在模型製作和舞台創作中的應用。主要介紹設計師David Fielding為布雷根茲音樂節(Bregenz Festival)設計的作品《Andr* Ch* nier》,展示它如何全面地運用3D電腦技術製作。佈景大部分都是由機械人切割出來,過程並拍成短片展示。布雷根茲音樂節(Bregenz Festival)是奧地利表演藝術的一大焦點,始於1946年,自1950年起在康斯坦斯湖(Lake Constance)上建起了一座可容納6,500個觀眾的流動舞台。音樂節每年7至8月上演歌劇,吸引世界各地的觀眾慕名而至,成為一個由藝術帶動之著名觀光點,是一個十分成功的藝術項目。
俄羅斯館由兩位設計師Viacheslav Koleichuk和Anna Koleichuk從「完全遊戲」(Total Game)概念出發,他們的審美觀源自1920年代前衛藝術,特別是畫家烏拉迪莫.塔特林(Vladimir Tatlin)和亞歷山大.羅欽可(Aleksander Rodchenko)等藝術家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作品。展覽以繪畫、燈光、音響/樂器、動力學(Kinetics)等作品重塑這一時代的藝術特色,提醒創作人在互動性、遊戲性中重新發展古典與前衛藝術的特色。
波蘭館的目標是讓觀眾重新認識「空間」(Space)。空間存在於人、記憶、歷史、情感、文化符碼的互動之中,是一種身份認同,真正的空間往往只能見於卸除了人工化外表之後。策展人希望觀眾與藝術品交流,創造社會連繫,希望觀眾參與事件時不會被局限在一個被動位置。展館建設成一個純白的正方體,四面牆漆滿白油,油漆下是玻璃,玻璃底下是印有劇院照片的背景;地上則擺放了數部電視和錄影機來播放表演藝術作品片段。館內提供工具讓觀眾藉刷去白色油漆來創作自己的作品,可以是文字、塗鴉、繪畫等。由第一天的白皚皚一片,到最後一天牆上滿佈著全世界觀眾集體創作的藝術品。
挪威館的展覽作品名為《The Telling Orchestra》,是一個結合電動機械物件劇場(Electromechanical Object Theatre)、裝置藝術和表演的一個嶄新表演形式。創作團體Verdensteatret善於在創作中結合表面上明顯不相干的技術與物料,例如電腦程式和漂流木。它打破傳統的靜態展形式,在主場館地庫一個燈光昏暗的空間創造這個生動的現場表演。表演最大的特點是運用機械、聲效、光、影、物件等創造情景、動作和角色;不需要演員已能構成一個內容豐富及充滿詩意的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