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張昕 北京報道)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饒志明指出,兩次金融危機的經驗及教訓表明,海外華商傳統行業(房地產、金融、商業為主)和傳統經營模式(家族經營)具有脆弱性。與此同時,新華商傳統的灰色經營、同質競爭和扎堆經營的模式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目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科技和金融環境下,海外華商需憑借其靈活機動和善於應變的經營特質,加速經營和投資調整。
「灰色經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
饒志明表示, 金融危機凸顯了海外華商傳統行業和傳統經營模式的脆弱性。這集中表現在:第一,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導致東南亞華商實力大受影響,財富大幅縮水,許多華商財富到現在都未能恢復到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企業競爭力大受影響;第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華商的歐洲貿易、批發與零售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苛檢查和由於需求減少、競爭激烈和匯率損失而被迫關閉或倒閉。
另外,新移民主要從事批發、零售、貿易及相關的生產加工業務,傾向「灰色經營」,而且大多聚居於移入國的某一城市,往往成為輿論的焦點,從而也容易與當地居民和執法機構發生衝突。近期歐洲各國對華商頻繁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檢查,加上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了歐洲華商餐館業、服裝加工、貿易批發和零售等傳統行業,新華商傳統的灰色經營、同質競爭和扎堆經營的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饒志明指出,在目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科技和金融環境下,海外華商需憑借其靈活機動和善於應變的經營特質,加速經營和投資調整,這種轉型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範例。例如,東南亞和北美傳統華商聚集區開始利用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有利商機,加大佈局投資中國的力度;非洲正在成為吸引華商的新的聚集地,非洲華商加快向多元化和本土化發展,從主要從事工程承包、商貿、餐館業等業務發展為在當地投資辦廠;此外,海外華人企業也通過與「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戰略合作獲得新的發展。例如,2009年6月,華人企業日本觀光免稅株式會社與蘇寧電器集團聯合收購日本上市企業Laox株式會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