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三港新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商五味舖:港動漫人內地領軍遇身份尷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從畫紙到熒幕,溫紹倫在東莞繼續他的動畫夢想。

 在溫紹倫位於東莞市松山湖的辦公室裡,最吸引來客眼球的莫過於一整排擺滿模型和手辦的展示櫃,其中不乏經典動漫形象的限量版。這位在香港動漫業打拚30多年的驕子,兩年前為了一個簡單的理想,轉身成為廣東艾力達動漫娛樂文化有限公司的執行總裁,卻發現港人的身份成為了他的阻力。

儒雅溫紹倫 拜師黃玉郎

 溫紹倫人如其名,溫文儒雅,充滿活力,讓人很難猜到他的真實年齡;談及他深愛的動漫,Alan眼裡總是充滿了快樂的神采。1976年,年僅14歲的Alan就以漫畫助理的身份師從「香港漫畫教父」黃玉郎,由此開始了他的動漫人生。在加入艾力達動漫之前,Alan擔任過香港動漫界「領軍」——玉皇朝出版集團的主席,但2010年他毅然轉身北上,Alan說只是為了做動畫。「讓本來不動的圖畫動起來,這是很多漫畫人的終極夢想。」

 在Alan看來,香港缺乏發展本土動畫的土壤:政府沒有政策支持,僅有的幾個電視台只會購播「又平又靚」的外國動畫,因此相比蓬勃發展、幾近飽和的漫畫市場,香港的動畫公司屈指可數,而且大多數只專注於加工、特效等非原創的領域。

動畫有市場獨欠創意機制

 相比之下,內地出台了很多扶持國產動畫的優惠政策,龐大的動畫市場也正在等待開發,有很大的發展空間。Alan連續7年出任「中國動漫第一獎」金龍獎的評委,見證過內地原創動漫近年來的發展,他發現內地動漫界並非如外界所說的缺乏創意,只是缺少激發創意的機制。所以當曾合作過的一家東莞玩具公司邀請他加入一家新設的動畫公司時,Alan就毫不猶疑地來到了東莞。

 在Alan的公司裡,除幾位主管外,員工全部是內地的藝術專業生,Alan對這些年輕一代的基本功讚不絕口。「他們畫圖很好,但行業內的很多方面卻沒接觸過。比如市場運作,如何推動角色讓讀者認識,如何讓人喜歡一個形象。在這些方面香港有成熟的系統方法,可以帶進來。」

港列「境外」 港人才須「隱名」

 然而根據現行政策,香港動漫人可以帶方法、創意來,卻不能獲得相應的「名份」:基於保護國產動畫,廣電總局要求從2006年9月1日起,各級電視台在黃金時段禁播境外動畫,而香港被列為「境外」。這意味著,即使有港人參與製作,他的名字也不能放在主創名單上,否則該動畫就會被定為「境外動畫」,不能在黃金時段播出,也不能享受國產動畫的待遇。

 這讓Alan很苦惱:「創意人員很重視節目後的名單,做導演卻見不到自己的名字,人才當然都不願來。」艾力達動漫現在有10位左右的香港職員,Alan說他們都是為理想不顧一切,但這樣不要「名份」畢竟是少數。

 Alan曾多年擔任香港動漫畫聯會秘書長,對香港動漫界的人才流失很痛心。他認為,受制於市場的規模,香港大量的動漫人才只能擇他國之木,到美國、新加坡工作。「肥水不流外人田」Alan說,他希望國家能早日消除香港動漫人的「境外」限制,「不要浪費了香港的創意和人才」。

原創動畫「燒錢」難吸投資者

 市場不成熟,政策也不夠完善,Alan說在目前的條件下,如果沒有大量資金支持,原創動畫公司要維持下去是困難重重的。動畫要「見光」才能生存,但現在電視台對商品片會要求2百、3百萬的排播費,在購買藝術片時則支付很少甚至沒有。另外,動畫的製作過程也很「燒錢」,一家動畫公司需要3至5年的成長才能見績效,因此很難吸引到投資者和穩定的資金來源。

 即使如此,Alan還是希望能做出成績。「國家很支持動漫,內地目前很缺乏原創的動畫,我們自認有能力去發展,這裡又有需求,我覺得堅持做下去一定有機會。」目前公司正在製作一部300集長篇電視動畫片,同時結合最新3D技術,悉心鑄製一部立體動畫電影。Alan笑稱:「我們相信門一定會開,所以就先來門前排隊。」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蕾、實習記者 王悅 東莞報道

相關新聞
港人在北京:港女旅京廿載 商海上岸入校園 (2011-08-17) (圖)
鍾情攝影賞民藝 圖像記錄情感 (2011-08-17) (圖)
港商五味舖:港動漫人內地領軍遇身份尷尬 (2011-08-17) (圖)
生活貼士:北上觀大運會 搭地鐵慳錢快捷 (2011-08-17) (圖)
各比賽場館的交通 (2011-08-17) (圖)
港商五味舖:商海逐浪巾幗 玉石行業打磨 (2011-08-10) (圖)
大意失荊州:放鬆警惕如揖盜 光天化日失珠寶 (2011-08-10) (圖)
以案說法:跨境夫妻離婚 家產當地分割 (2011-08-10) (圖)
生活貼士:展銷會上大甩賣 A貨無單難索賠 (2011-08-10) (圖)
泰迪熊迷滬追夢 事業家庭喜兼得 (2011-08-03) (圖)
爛尾樓中獨堅持 生態樓盤樹品牌 (2011-08-03) (圖)
深下周大運會 港隊競逐6項目 (2011-08-03) (圖)
港隊比賽排期 (2011-08-03)
港商五味舖:林富雄:北上做廠難 助手跳槽成對手 (2011-07-27) (圖)
時過境遷:技工動輒黑面 老闆陪笑加錢 (2011-07-27) (圖)
以案說法:房產糾紛興訟 釐清受理機構 (2011-07-27)
生活貼士:深圳上網捷徑 手機WiFi免費 (2011-07-27) (圖)
發送短信申請方式 (2011-07-27)
港人在北京:香港仔莫華璋 京城當爺們兒 (2011-07-13) (圖)
時代感言:北漂7年 見證京港變化 (2011-07-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三港新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