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商陳熹稱,不是生產終端消費品的加工貿易轉型困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古寧 廣州報道)在人工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銀根收緊、電力緊張等多重壓力下,珠三角加工貿易企業面臨比2008年更嚴峻的困難。尤其以製衣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已經有部分企業關門停業。根據昨日三部門聯合出台的《關於建設珠三角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的意見》中,提出為轉型升級提供融資保險支持、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拓內銷。有企業表示,期盼新政成為緩解融資難的助力。
受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銀根收緊措施的影響,各家銀行資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緊張情況,這也加速了銀行提高貸款利率的步伐。央視記者調查發現,珠三角各家銀行貸款利率最高上浮達到60%。由於銀根緊縮,內地企業尤其中小企業貸款成本上升。東莞常平偉鵬針織廠相關人士稱,前年和去年都向銀行借款用於更新設備和購買原材料,貸款成本接近10厘。「當時用這個利率融資,公司還有利潤,但如果是現在融資,就會虧5個點」。
不過,東莞貳發毛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熹感歎,之前有訂單,但是卻著急找不到擴產的資金和勞動力,現在不少工廠則要擔心訂單了。陳熹稱,現在的訂單比金融危機時候還要慘,由於美國、歐盟經濟並沒有明顯好轉,尤其是最近發生的美債風波,或對當地消費造成影響,再加上內地生產成本提高了,部分海外訂單轉向了越南等國家,近期公司訂單跟去年比下滑兩三成。
缺單缺電 雙重打擊
「現時影響生產的還有電力,今年比往年更缺電。」港商張生則指出,過去夏季也會有缺電問題,但是沒有今年這麼嚴重,今年從年初至今,每周都只能開工四、五天,生產線也不能完全開工。問題是有些生產是不能停的,有些生產線則需要多條同時生產才能節省到成本,不然成本則會提高,但現在這個供電狀況,很多工廠都抱怨不好接訂單。
由於現時海外市場需求差,不少加工貿易企業都開始拓展內銷,也有企業冀望新政策的推動下,內銷比例更上一層樓,以彌補外銷的差額。不過,陳熹則有另外的擔心,並不是所有的產品內銷都有需求,加工貿易企業的產品出口到歐美,當地公司需再加工處理才進入市場,這類企業拓展內銷可能會有問題,還有就是很多企業出口的只是產業鏈的一環,並不是終端消費品,他們走內銷也比較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