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繼堯講述仁安醫院北上發展大計時說,香港與內地的醫院管理模式不同,故新院會採用港式管理制度,所有醫生不收「紅包」及「回佣」。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 香港醫療產業發展成熟,彈丸之地容納了12間私營醫院,更有教授級專家和醫生「坐陣」,加上經常引進最先進的醫療儀器,吸引大批內地人來港就醫。中央早前宣布「力挺」香港醫療業的措施,允許香港醫療機構在內地所有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獨資設立醫院,令香港私家醫院能直接服務內地13億人口。多間香港私院已摩拳擦掌準備「北上淘金」,其中計劃獨資在上海設院的香港仁安醫院,已啟動20億港元建院大計,但坦言發牌及撥地問題最為「棘手」,冀內地當局多加協助。
隨著《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逐步落實及擴展,香港醫生及醫療機構北上發展的限制大幅放寬。自2009年起,港醫在CEPA框架下,獲准在廣東省以獨資形式開設門診,至今共有7宗申請,當中4間門診已經開業。至今年1月,CEPA補充協議7,開放讓香港醫療機構到上海、重慶、廣東、福建和海南省獨資開設醫院。較早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進一步把地域限制解除,容許港資醫療機構在所有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業,即使是首都北京等大城市也開放予港醫。
養和研拓內地醫療服務
對於中央開放內地醫療市場,香港多間私營醫院反應正面。養和醫院發言人說,很高興看到國家對香港醫療服務發展之重視,養和醫院一直站在醫療發展的前端,亦經常接待內地國家省市級醫院,日後將繼續保持緊密的知識及技術交流。至於日後如何拓展內地醫療服務,發言人稱要進一步研究後才決定。浸會醫院則指暫時未有相關計劃。
至於早於CEPA開放港資到內地設立門診時,已計劃把醫院服務進軍內地的香港仁安醫院,該院院長李繼堯表示,除了與內地醫療機構合資在杭州開設全科醫院,他們亦正準備獨資在上海設院,定位為高端檔次的全科醫院,目標病人則為在內地工作港人、駐內地的外國人及內地高收入人士。他說:「香港醫院進軍內地,內地病人可直接就醫,香港醫生亦可拓展內地市場。」
李繼堯盼發牌批地配合
不過,李繼堯表示,要在內地建院並非易事,人脈、經驗缺一不可,更要經過重重審批程序,當中最困難的則為要取得內地醫院牌照,及物色土地興建醫院。他指出,發牌及土地都由市政府決定,有關條件亦由他們提出,「院方只能配合,如果條件『太辣』,例如地價太貴,我們也無能為力」。他希望內地當局能提供更多協助,讓香港私家醫院在內地落戶,讓兩地醫療體制進一步融合,加強香港與內地醫療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