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彤表示,港商拓內地要遵守相關規定。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永青、黃詩韻)CEPA自04年實施以來,為本港帶來不少實惠,但專業人士指出,「大門開了,小門未開」的問題仍存在。商務部台港澳司副司長孫彤強調,CEPA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協議,並指港商藉CEPA進入內地後仍需遵守內地相關規定,正如內企到港投資亦要遵守香港規章。又指CEPA小門未開並非CEPA問題,主因是兩地管理方式有很大差異,故港商應對內地多作了解及適應。
孫彤昨在港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香港服務業藉CEPA打入內地市場的優惠已大大優於其它外商,但CEPA屬自貿協議,只是降低香港業界進入內地的條件,不涉及進入後的管理體制變更,雖然內地和香港兩地對管理制度有較大差異,但香港業界仍要遵守內地相關規定。
CEPA只降低港商進入條件
他指出,內地希望引進香港先進的服務業以提高服務水平,並指滬港兩地都充滿活力,而上海是內地發展服務潛力最大的地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及航運中心,在金融、物流、商貿、會展及專業服務等均有優勢。未來CEPA將擴大對港開放服務業,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談及,在「十二五」末期實施基本服務貿易自由化,故希望在CEPA補充協議八及之後協議,增CEPA服務業開放範圍,而已開放的部分則會增加新開放內容。孫彤指出,為了讓香港業界善用CEPA,內地將積極完善法律環境,加強宣傳推廣工作。
盼滬對港建築業放寬准入
談及CEPA之成效,他以銀行業為例指,截至去年底共有13家香港銀行在內地開設300多個分支行及11家村鎮銀行,部分港資銀行內地分行佔母行的資產比重不斷上升,如東亞中國佔東亞銀行的資產比重已達38.6%。同時,愈來愈多專業界別在內地的收入已高於香港,特別是建築師行業。
出席同一場合的上海市副秘書長及市商務委主任沙海林稱,上海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將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由現時的57%升至65%,相信這可以為香港服務業帶來更多商機。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則表示,上海將在「十二五」期內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結構,這正好為香港建築業開拓上海市場帶來契機。在CEPA框架下,希望上海可適當放寬對港建築業的市場准入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