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光浩率領研究團隊發明的「殺泥技術」(SANI Process)應用於污水處理上,不但減少污泥產生逾9成,處理成本更可大降一半。 新華社
——渠署測試兩年成功 陳光浩獲選國際水協院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海水沖廁」雖可節約用水,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卻會產生不少污泥。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陳光浩率領研究團隊發明的「殺泥技術」(SANI Process),首次將「硫酸鹽還原菌」應用於污水處理上,不但減少污泥產生逾9成,處理成本更可大降一半。若系統應用於本港污水處理上,可每日減少製造1,800公噸污泥,陳光浩憑此獲全球水資源組織—國際水協選為2011年院士,為首位香港學者獲此殊榮。
港每日產2000噸污泥
現時,香港為全球唯一利用「海水沖廁」的地區,每年可節約用水75萬立方米,但陳光浩表示,利用傳統的生物污水處理技術,即使用氧氣或硝酸鹽把污水中的污染物轉化成二氧化碳淨化污水,處理1立方米污水便會產生約0.8公斤污泥,「以香港的污水量計算,每天便會產生約2,000公噸污泥」。
他解釋,由於傳統微生物生長速度很快,在處理污水的過程中會滋生大量微生物,最終這些污泥須利用污泥焚化爐處理,污染環境。有見及此,陳光浩率領研究團隊約20多人,耗資約500萬元於2004年開始研究以海水中的「硫酸鹽還原菌」分解及淨化污水,後於渠務署的東涌污水泵房測試兩年,2006年已成功通過每日處理污水達10公噸的中型測試。
監控微生物濃度除臭
陳光浩表示,測試結果發現有關「殺泥技術」可把污泥量減少高達9成至200公噸以下,節省5成以上污水處理費用和用地。其實不少學者均知道海水中的「硫酸鹽還原菌」可以淨化污水,不過,因為在過程中會釋放有毒物質及發出臭味,一直未有人進行相關的研究。陳光浩研究的突破性發展是不單將「硫酸鹽還原菌」應用於污水處理上,更憑著對相關微生物的濃度監控及轉化時間,將有毒物質及臭味鎖起,使其成為不會影響環境的再生水。
明年初沙田大型測試
據了解,有關「殺泥技術」計劃於明年初在沙田進行一次大型測試,預計每日會淨化1,000公噸污水,完成測試再考慮應用於本港實際污水處理上。
另外,在測試同時,陳光浩發現以「顆粒法」可更快令污染物沉澱,原理是將淨化污水的微生物懸浮粒子結合成更大的球體狀,包括「硫酸鹽還原菌」及傳統的硝酸鹽,這樣可望將整個污水處理過程再縮短一半,有關實驗同樣會於沙田進行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