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東國地規劃科技公司總工程師黃鵬認為,「三舊改造」為珠三角的新一輪發展帶來機遇。
香港文匯報訊 「房地產泡沫本質上與內地土地制度有關,而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從城中村和城郊村開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陶然表示,個人已跟深圳相關部門合作,進行城中村改造調研。他認為,借助廣東「三舊改造」先行先試契機,當局可在城中村和城郊村進行政策突破,比如放開小產權房自建,「如城中村和城郊村能夠合法地給外來農民蓋房的話,內地房地產泡沫就會慢慢下來」。
抑制房產泡沫
陶然指,在試點小產權房放開的時候,可引入新的稅種,讓地方政府對土地的增值部分徵稅,穩定地方財政財源。
廣東國地規劃科技公司總工程師黃鵬則稱,廣東省相關機構目前亦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期望通過國土督察廣州局向國土部建議,在「三舊改造」的框架內,在粵試點小產權房自建的可行性。實際上,在廣東目前的「三舊改造」實踐中,已有多種模式試點,包括村集體主導型改造模式和政府扶持和市場運作相結合模式等,並已積累部分經驗。
緩解拆遷困局
「在相關的做法中,有一條重要經驗需要把握,就是相關自主改造主體首先要將地塊所有權申請為國有,才有機會享受到相關優惠。」黃鵬又稱,在這樣的前提下,整個城中村整體規劃範圍進行自主建設,甚至可跟地產商合作,並為相關小產權房提供法律保障。如上述建議獲得推行,對目前城中村改造的拆遷困局或有所緩解,自建主體的土地成本比開發商通過招拍掛獲得的地塊便宜,房價自然也會更低。他甚至預估,如這種房源規模上市,可能對地產商有所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