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龔潔撰文著書,述及鼓浪嶼島上建築、歷史文化,內容翔實,資料珍貴。 香港文匯報記者林舒婕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艷芳 廈門報道)詩人舒婷說,有一本書我百看不厭,勝過任何暢銷小說,它是《鼓浪嶼建築叢談》。這本書的作者,便是龔潔。
原籍江蘇武進的龔潔,從南京郵電學院畢業後分配廈門,從此扎根。1983年,龔潔走出機關,來到鼓浪嶼,籌建廈門博物館,歷有聲績。回憶籌建歲月,他說,「每天清晨離開家門,8點以前到達八卦樓,中午簡單吃點泡麵,前後半年有餘。」
長時間在博物館內陳列廈門史料,龔潔耳濡目染,對鼓浪嶼的歷史浮沉深有感觸,遂收集資料整理記錄。工作之餘,他還接待了許多對鼓浪嶼感興趣的中外朋友,常一人身兼導遊、顧問,走坊串巷,翻查古冊。
籌建博物館 結緣琴島
1991年退休後,龔潔愈發青雲之志,決定馳騁筆墨之林,以寄情懷。閒暇時間,龔潔便在鼓浪嶼上觀別墅遺韻,探名人軼事,一寫數十年。1996年3月,以《鼓浪嶼建築叢談》為專欄,在當地媒體連載文章,不少讀者每篇必讀,剪貼成冊,不少人還主動提供散佚卷冊、珍貴資料,從心底稱讚龔潔 「為鼓浪嶼做了一件好事」。
龔潔撰文著書,述及鼓浪嶼島上建築、歷史文化,內容翔實,資料珍貴。付梓不久,便能售罄,一版再版,致電索要書籍者,更是遍及海內外。
此後,他又編寫了《海上花園鼓浪嶼》、《鼓浪嶼建築叢談》、《到鼓浪嶼看老別墅》、《到廈門看紅磚厝》、《閩南建築》等書籍。 「從『臭皮囊』裡倒出來的陳年墨水,竟塗鴉成約300萬紀實文字。」編寫這些書籍,龔潔有一個最樸素的心願,便是讓人們了解鼓浪嶼的過去,更珍惜鼓浪嶼的現在。
鼓浪嶼建築 集結成書
2000年,龔老接待了前往鼓浪嶼調查西歐、北歐風格建築的日本築波大學吉川博也教授。吉川教授告訴他,他到過西歐、北歐,還沒有發現有如此眾多的建築式樣,中國也只有鼓浪嶼才有,應當妥善保護。
「說不盡的鼓浪嶼啊!」這是龔潔半生研究鼓浪嶼後發出的感慨。雖年事已高,他仍為鼓浪嶼宣傳奔走。龔潔認為,物質文化遺產離不開非物質的東西,也就是說物質後面的文化底蘊、歷史內涵, 「申遺」不能只有這些房子,還需要別墅裡的歷史內涵,包括文化、藝術、宗教等等,甚至包括這些別墅的主人,曾在裡面住過的名人等,這些故事都需要整理挖掘。(四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