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歐元區應先自救 援歐共創雙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9]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來華「化緣」,中國到底是應該幫還是不幫呢?另一方面,在歐洲,也有人反對「期待中國施捨」,擔憂中國對歐洲影響力越來越大。著名學者、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系主任江瑞平向本報表示,面對歐債危機,中國力所能及的救助,不僅符合中歐雙方的利益,也有利於全球金融和經濟的穩定與增長。

中國外匯儲備多元化

 專家也提醒,歐元區國家先要自己拯救自己並應自我反思,以「恐慌之術」逼中國等外部國家出手救援行不通。

 江瑞平稱,中國擁有3.2萬億美元的巨大外匯儲備,本身確實需要對外投資。而投資不外乎有價證券和直接投資兩種形式,但現在中國直接投資在國際上阻力較大,投資債券目前主要有美債和歐債兩大選擇,參與歐債問題的解決有利於中國外匯儲備的多元化,也有利於自身的出口,救助歐洲對穩定世界經濟肯定是有利的。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

 作為全球極少數的幾個「最有錢的」投資者,中國若不投資,很可能會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大的震盪,相信中國以往在歐洲的投資也會因此受到波及。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孝泉向媒體表示,中國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救助,無論從政治上、戰略上,還是從搞好大國關係來講,都是有利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張永軍說,中國應該出手去救助歐洲,畢竟現在全球經濟都連在一起,如果歐盟經濟出了問題,對於中國肯定影響不利。

 但不少專家也提醒,援助歐洲應堅持務實、市場化的原則。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指出,中國的任何支持都將取決於其他國家作出的貢獻,而且中國必須就其投資的安全性得到強有力的保證。

反思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江瑞平指出,面對歐洲目前的狀況,中國應該不會為投資講交換條件,但歐方應該對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錯誤做法進行自我反思和檢討。他說,儘管投資對中國自身有好處,但中國如果投資,更多的出於對穩定歐洲及全球經濟的考慮。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歐元區應先自救 援歐共創雙贏 (2011-10-29)
專家解讀:深化兩地經合 助中小企北上 (2011-10-29) (圖)
專家解讀:警惕蔬菜價波動 成通脹新推手 (2011-10-27)
專家解讀:四季度信貸增速或高於預期 (2011-10-27)
專家解讀:反恐立法第一步 回擊外國無端指責 (2011-10-26)
專家解讀:3D版「五湖四海」新內涵 (2011-10-26) (圖)
專家解讀:領導人三訪德 兩國關係邁新階 (2011-10-24)
專家解讀:樓市難敵外圍經濟下滑 (2011-10-23)
專家解讀:外資短暫離場 伺機或再出手 (2011-10-22)
專家解讀:人民軍工創建80周年 九常委致賀 (2011-10-21)
專家解讀:地方債拓政府融資渠道 (2011-10-21)
專家解讀:文化發展 需先進政黨推動 (2011-10-19)
專家解讀:通脹壓力猶存 貨幣政策從穩 (2011-10-19)
專家解讀:消費者信心整體回暖仍可期 (2011-10-18)
專家解讀:聯合聲明彰顯解決南海之爭大方向 (2011-10-16)
專家解讀:再斥貿易保護 針對美法案 (2011-10-15) (圖)
專家解讀:通脹趨緩 存備金率或下調 (2011-10-15)
專家解讀:歐債無速效藥 中國外貿好轉難 (2011-10-14)
專家解讀:「準總統」預熱與華戰略關係 (2011-10-13)
專家解讀:房價恐「假跌」 政策須加力 (2011-10-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