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昨日,商務部官員表示,目前兩地關於CEPA補充協議8的磋商已啟動,將切實擴大受惠面。圖為早前在廣州舉行的「升級轉型.香港博覽 」。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房廈 北京報道) 北京專家指出,在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的表態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切實擴大CEPA的受惠面」,這意味著,此前曾一度被忽視的眾多香港中小企業將獲得准入機會,這亦有利於本港的經濟穩定。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隨著兩地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體制性障礙已大大減少,此前曾廣泛存在的「玻璃門」現象,最終將完全消除。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香港文匯報分析,傅自應明確表態「切實擴大CEPA的受惠面」,意即將CEPA的准入範圍進一步擴大,受惠的企業將增多,准入標準亦將隨之放寬,這對此前曾一度被忽視的香港中小企業而言,是進入內地廣闊市場發展的良機。
另一方面,早先進入內地市場掘金的港企多為大型企業,這些企業壟斷大量機會及資金,加劇香港收入分配失衡和向上流動空間萎縮的現象,近幾年香港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多,其中一重要原因即在於此。就這一角度而言,擴大CEPA的受惠面,亦有助於促進香港社會的穩定。
「玻璃門」現象勢消除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向香港文匯報指出,CEPA自2003年簽署以來,已落實多項服務業措施,內地和香港在CEPA框架下已公佈約280項開放措施,香港服務提供者現今在44個領域可以優惠待遇進入內地市場。她指出,此前香港企業在進入內地市場時曾遇「玻璃門」阻隔,現今這一現象已大為好轉,原因在於港企先進的經營服務理念彌補了內地服務業的不足,助推了內地服務業的發展。這種有序競爭的局面刺激了內地同類型企業向港企學習,加快了自身的轉型升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指出,事實上,在多個服務領域,如醫療、建築、法律服務等,內地給予香港從業者的市場准入條件,比世界貿易組織對外國投資者作出的承諾更為開放。他分析,隨著兩地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融合程度的加深,內地的服務業市場將逐漸對港放開,香港服務業從業者全面進入內地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