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繁昌指,香港於科技人才及資源上,正面對歐洲、美國以及亞洲各地的激烈競爭,需要與內地開拓協作,結合兩地的「原料」尋求更佳成果。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陳繁昌:歐高校重投資科研 港搶人才擁3優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任智鵬)香港科技大學在成立短短20年間迅速崛起,在今年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更躍升為亞洲第一,甚至被譽為「奇蹟大學」,連校長陳繁昌也笑言,今時今日的科大,總算有些「江湖地位」。然而「守業」總比「創業」難,陳繁昌指,現時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大陸的理工科大學,正焦點於投資科研及改革制度,令科大以至全香港,於吸納人才及發展科研上面臨激烈競爭與挑戰。但他亦表示,香港現時仍存在3大優勢,除良好的高等教育往績、完善的社會制度外,背靠內地並將進一步加強科研合作,更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歐洲多國教改推國際化
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前,陳繁昌剛完成兩星期的歐洲多國大學訪問返港,他一坐下就急不及待分享歐洲行的啟發,「歐洲大陸多個國家正進行高等教育改革,將課程改為3年學士和2年碩士,2年的碩士課程以英語進行,令自己更國際化,而歐盟的教授和學生,更可以互相到不同國家發展」。
有關改革只是人才爭奪戰的前哨,陳校長指,儘管歐洲經濟欠佳,但歐盟及各國政府反而更重視科研投資,單一學科的研究中心投放資金便以10億歐元計,而各地著名的理工及科技學院,亦正向全球頂尖科研人才招手,如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近期就聘請了多個來自不同地區的教授,「加上發展成熟的美國、冒起中的亞洲,無論新、舊科技區都在加入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瑞士發展模式值港借鏡
在歐洲各國中,陳繁昌對於瑞士的見聞感受最深,他指香港與瑞士人口相近,且亦以銀行金融業為核心,但當地同時將科技視為未來經濟發展命脈,態度遠較香港進取。他又指,為營造更有利的條件,近期瑞士更成功與歐盟開拓了科研資金共享的嶄新互惠模式,正堪為香港與內地未來的協作借鏡(見另稿)。
可配合內地重科教興國
面對這樣的競爭,陳校長直言挑戰嚴峻,但在另一片大陸上,他看到香港科研發展的倒影—透過跨境合作提升實力。他解釋指,香港現時擁有3大優勢,其中國家重視「科教興國」,香港背靠內地,如能有效結合資源及產業,加強開拓更多科研協作,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另外香港院校以英文溝通的國際化傳統、知識產權保障完善及具資訊自由,加上近10多20年來累積的「江湖地位」,已建立不俗的基礎。他說︰「香港加上珠三角地區,就已經是很豐富的一堆『原料』,我們有人才、有好的大學、有(科技產業)市場、有法律,又國際化,有很大的潛力。」
期待挺港科研措施落實
陳繁昌指,過往對科技並不積極的香港政府,亦已開始「起步」工作,如為各院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每年200萬元資助。另外,近月中央政府更落實科技方面的挺港措施推動兩地協作,「現在已聽到『雷聲』,還未正式『下雨』,下一步就是讓兩地政府再作深入研究」,讓社會靜待「收成」的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