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不少長期病患者有服用保健食品的習慣,但市民對保健食品認知不足,有機會「補身」不成反「傷身」。調查顯示,近60%受訪長期病患者,未諮詢醫生意見便服用保健食品。
近半不識分真假 易買贗品
此外,逾半數受訪者不懂分辨產品真偽、品質、成效等,隨時誤購贗品。有藥劑師指,保健食品會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例如同時服用魚油及薄血藥,會令血液難以凝固,一旦流血,便難以止血。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7月至9月進行一項「長期病患者使用保健食品情況問卷調查」,訪問815名長期病患者。當中,近半長期病患者同一時段服用1種或以上保健食品。約30%靠親友經驗或憑個人認知決定服用保健食品,反映受訪者對保健食品認識不足。
香港復康會高級經理梁錦滔指,長期病患者往往依賴保健食品。是次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認為,健康生活習慣和良好疾病自我管理,效用與保健食品相若。他強調,長期病患者應採取積極態度,從生活中達至疾病自我管理,並在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作協調,才能保持健康。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副總監林寶如認為,長期病患者沒有認清及確診疾病前,自行選用保健食品可能延誤適當治療。再者,保健食品可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後果可大可小。林寶如建議病人服用保健食品前,應先諮詢醫護人員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