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州市反家暴庇護中心謝絕參觀。圖為中心外部。 香港文匯報記者沙飛 攝
內地各省市近兩年開始陸續興建家暴庇護所,興建之初,不少人為此進步感到歡欣鼓舞。但如今,很多庇護所面臨解散的處境,原因是鮮有人住,基本不發揮作用。
入住條件極嚴
本報記者探訪了廣州市兩家家暴庇護所中位於市區的一家。負責管理家暴庇護所的科長是一位中年男子,對來訪的記者客客氣氣,但就婉拒探訪要求。
記者與之簡單攀談後,了解到庇護所開放雖半年有餘,但只接受過三位受虐婦女,三人都是報警後,確定身上有被施暴的傷痕,通報婦聯,審核過各項要求均符合的情況下,才被送來庇護所的。三人在此住了幾天後,經調解又回家了。
事實上,全國不少地方家暴庇護所都從來未有人居住,如重慶市首個「家庭暴力庇護所」開業15個月,只有一名女性入住過。一方面,這與准入條件過嚴有關;另一方面,「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也往往令受害女性不願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