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大廳內景。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北京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後王力對本報指出,歷史經驗表明,國際金融中心的遷移與所在國經濟實力的消長密切相關。2008年,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果斷採取一攬子應對措施,依然保持9%的增長速度,GDP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並為世界經濟貢獻了20%的增長動力。根據IMF發佈的報告,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8%,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增速。在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中,增速名列前茅的強大經濟實力和發展動能,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到21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形成1至2個全球性金融中心和若干個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前景樂觀。
他認為,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金融市場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國際金融中心漂移速度進一步加快,推動金融要素快速向亞太地區集聚,發展中國家獲得了更多關注。在這種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與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復甦更加迅速。在全球經濟調整中,中國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國際認可,人民幣正在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國際化以及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王力認為,未來,中國直接融資比重將快速提升,融資結構將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國際化和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進程也將進一步加快。這些新變化都為中國金融中心建設創造了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