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受阻,歐美債務問題增加了中國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而國內通脹壓力趨緩卻依然處於高位。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指出,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但不能拿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與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的情況類比。他認為,「二者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宏觀調控政策不宜大幅轉向,實際操作中應以穩為主。」
中國GDP仍處合理增長區
陳佳貴表示,相似之處是都面臨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比如今年出現了美國「佔領華爾街」活動不斷擴大、歐洲主權債務不斷發展、日本經濟發展受阻等事件。但與2008年時相比,存在很多不同表現:一是美國當前的經濟狀況,不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湧現出的新問題,而是2008年危機的持續;二是國際金融爆發危機後,近兩年出口對於中國經濟增大的貢獻大幅下降,今年預計貢獻為負值。世界經濟的回落,將對中國的出口產生衝擊,但這種衝擊要遠遠低於2008年。
三是今年中國的GDP增速雖有回落,但仍在合理的增長區間,如果全年為9.4%,僅比去年低一個百分點;四是中國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幻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同時面對複雜的經濟局勢也具有較為充足的思想準備。
出口或負增長 首重保平衡
另外,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向本報表示,目前中國外貿順差佔GDP的比例僅有3%-4%,比高位時期的7%-8%有明顯降低,中國經濟對外部需求依賴已明顯降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認為,不必擔心出口調整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太大衝擊。2003年-2007年期間,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較大;從趨勢來看,目前中國很可能要進入出口負貢獻的狀態,並可能逐漸呈現常態化。從政策調整的角度看,不應阻擋此趨勢,而是宜順應趨勢作出調整,逐步平衡國際收支,推進經濟結構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