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鈞禧現在於金管局外事處工作。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北大學習經驗,固然令羅鈞禧及楊啟恩兩位港生顯得與別不同,但原來,兩人北大求學期間,曾「回流」到香港大學作交換生,體驗本地校園生活。而這個交換計劃,正是由港生策劃、聯繫及推動。港生的主動、自主個性,在此表露無遺。
羅鈞禧及楊啟恩到北大升學後,對香港院校的教育抱有一定好奇心。於是,他們與其他港生決定聯繫香港大學,合辦交流計劃,一嚐在香港讀大學的滋味。
成功開先河 學弟可受惠
交流計劃全由他們策劃和推動。羅鈞禧指︰「內地辦事作風與香港不一樣,很多時候,都要你推動他們,他們才會跟進。雖然計劃由我們這些學生做主要工作,但程序上也要經校方處理。」經過多番交涉後,他們最終順利到港大當交換生,更為未來的學弟學妹打通了門路。
相比兩地學習氛圍,楊啟恩指,兩地各有優點,「內地大多是大班教學,一班可能有上百人。香港在這方面較幸福,很多科目除了有大班講座外,也會有小班導修課」。此外,楊啟恩感到兩地舍堂文化大有不同:香港偏重玩樂;北大學習氛圍濃厚,同學知識面也較港生廣,圖書館豐富的館藏也令楊啟恩驚嘆,「有時候,我借的書可能已有多年歷史,在外面很難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