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書商只承諾於3年內完成教科書分拆,而當局推行電子教科書需時,恐怕本港莘莘學子短期內仍要捱貴書。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教育局為迫使書商加速分拆課本,以壓低書價,早前曾以公開招標作撒手𤥀,但近日取態有所改變。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宣布,接納「學與教資源檢討工作小組」提交的多項建議,包括考慮貸款予小書商或中小企,鼓勵他們開發電子書,避免大書商壟斷課本市場,令書價有下調空間,但記者會上未有再提招標一事。另日後電子課本會與傳統課本一樣,設「適用書目表」,並引入價格審查機制,若訂價「離譜」,將不能「入表」,學校根本不會選購。
教育局在今年6月成立「學與教資源檢討工作小組」,就課本與教材分拆引申的問題進行探討。經過6個月的商討,小組上星期向教育局呈交報告。
教科書何時招標?
當局無直接回應
孫明揚昨就報告書內容會見書商,於會後向傳媒交代建議內容,指當局接納小組所有建議,包括開拓電子課本市場引入競爭,又優化現行課本評審機制及提高「適用書目表」資料透明度。就早前孫明揚指,書商若未能於1年內完成分拆,就即時進行招標的承諾,他昨未有直接回應是否已放棄有關計劃。
教育局承認傳統印刷課本市場出現壟斷,故贊成引入競爭,調節教科書市場價格。孫明揚指,現時不少學校已採用電子學習教材,在硬件上又不斷提高,是有利條件進一步推行電子學習,建議電子學習應由以往的「輔助」傳統書本的角色,發展為完整及可作獨立教學用途的「電子課本」,增加市場選擇。
強調「不會以公帑資助」
為在課本巿場引入良性競爭,孫明揚表示,當局有責任提供誘因及協助小型書商或中小企打入市場,故考慮引入貸款資助計劃,但強調「不會以公帑資助」。孫明揚表示,當局不會強制推行電子教學,會按師生情況、學校準備程度逐步推行,當局會對有意採用電子書的學校提供支援和配套,詳情及機制將於明年初公布。
孫明揚又指,電子課本將與傳統課本一樣設「適用書目」,以規管電子課本的質素及價錢。除了開拓電子書市場,小組又建議改善課本送審程序,維持現行的1年4次時間表,但就把過往要一次過將整個學習階段送審的模式,改為分階段呈交,減低出版商的風險及降低市場門檻。另為確保評審的客觀性及公平性,評審亦會採用「雙盲設計」,即非來自教育局的外部評審員不會獲悉出版商及作者資料。
小組又建議進一步提高「適用書目表」資訊透明度,如加入課本近年的價錢變動、頁數及書評,書評將涵蓋課本送審時在關鍵準則中獲得較佳等級的項目,為學校在選書作參考。上述建議將於下個課本送審階段及學年教師選書時落實。
增良性競爭 兩協會歡迎
香港教育出版商會及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對此表示歡迎,兩會相信教育局在引入良性競爭及嚴格評審教科書下,可讓市場保持百花齊放,為學界提供多元化的選擇。
香港教育出版商會會長黃嫻表示,業界將按承諾於明年完成小學及初中主要科目教科書之分拆,重申已呼籲業界盡可能加快分拆進度。對於當局建議發展電子教科書,她坦言,「電子書研發成本好驚人,能否減低教科書成本是未知之數。」她又稱業界已有14年發展電子書之經驗,競爭不少,故新建議暫不會對業界造成太大影響。
何漢權:電子書難代傳統課本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電子課本長遠不會取代傳統課本的角色,只能作輔助。他又指教科書分拆早前已被認為不可行,現時又推電子教科書,加上由校本自決,而學校又未知有無資助,成效備受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