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總幹事辦公室參贊王曉東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中國已進入WTO核心決策圈,但影響力構成存在不平衡,在軟要素上與美歐、印度、巴西相比仍有差距。在對多邊貿易體制的熟悉程度、爭端解決機制的運用能力等方面,中國可提升的空間較大。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亦指出,從自身角度來看,適應新角色、參與領導全球治理的過程,中國還處在學習階段。
影響力待加強
王曉東指出,構成影響力的主要因素有三點:一是市場規模和貿易量;二是多邊經驗和談判實力等軟要素;三是參與的廣度、深度和行使力量的決心。中國影響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巨大的貿易規模和國內市場。他說,WTO談判中,一個經濟體的進口規模越大,就越有發言權。
他說,一國進口意味著其他經濟體對該國的需求和依賴,擁有更大的市場,在談判中就擁有更多的籌碼。2000年中國進口佔世界比重為3%;2010年已升至9%,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單一進口國。目前中國的進口規模接近日本的兩倍,接近印度和巴西的10倍。可以說,這是支撐中國在WTO中地位的物質基礎。
王曉東認為,「美歐、印度和巴西等主要成員已有60年的實踐經驗,並全程參與了以往幾個回合的談判,熟悉GATT/WTO的談判歷史、內部運作,這卻是中國目前所不具備的。」中國影響力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軟實力」的差距,包括多邊談判中的號召力、說服力、制定議程的能力、起草提案的能力、解決爭端的能力和引導輿論的能力等。此外,在外在表現形式上,中國與其他貿易大國通常採取的談判方式也有所不同。
入門承諾多 日後退讓難
在他看來,這不僅緣於各國在外交理念、文化傳統方面的差異,也存在一些客觀因素:一是中國入世時的承諾水平高於所有發展中國家,嚴重壓縮了中國在多哈回合的進一步減讓空間;二是中國入世與多哈回合啟動的時間重合,相關部門面臨的壓力不小。入世的前五年,中國政府參與WTO活動的重點一直都在履行承諾方面;三是中國積累多邊貿易談判經驗、熟悉WTO運作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商務部世貿司副司長黃任剛表示,從總體而言,中國在WTO是「做得多、說得少」的,相信今後將保持此風格。當前國際上對中國有一些預期,中國將繼續與所有貿易夥伴進行坦誠交流,發揮與自身發展階段與經濟實力相當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