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燕如總結模擬試成績,通識科表現最差,反映學生基礎知識貧乏,建議學生多讀報。香港文匯報記者勞雅文 攝
——7成考生答案離題 紓食品漲價倡補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首屆高中文憑試距今只剩3個月,學生紛紛參加模擬試,以增加實戰經驗。有出版社舉辦通識、英文、數學及化學模擬試,吸引逾千學生參加。大會昨日公布成績統計,若以滿分一半作為「合格標準線」,難以靠背誦應戰的通識科,合格率只得5成。負責改卷的專家指,學生「答非所問」、「自相矛盾」情況普遍。同時,約7成考生答案離題,如考問政府該如何紓緩食品價格高企情況,考生卻獻計指,要幫貧窮家庭購買食物;又建議成立基金,用公帑補貼食物供應商等,答案天馬行空。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1月舉辦通識、英文、數學及化學4場模擬試,通識科最多人參加,共有400人應試,但合格率最低,只得5成。其餘3科參加人數各200人,英文及數學合格率約7成,化學成績尚在統計中。
專家總結4大失分原因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副總編輯黃燕如表示,考生通識科表現不理想,未能掌握資料回應考核要求,並分析同學4大失分原因:「答非所問」、「不能兼論正反意見」、「基礎知識貧乏」及「答案自相矛盾」。她指,近7成考生錯誤判斷問題焦點,答案離題,如考問政府該如何紓緩食品價格高企,有考生則理解為如何幫助貧窮家庭買食物,建議當局向窮人提供津貼,偏離題旨。另外,有考生建議政府成立基金,用公帑補貼食物供應商,「他們的建議不切實際,反映學生不知道香港是自由經濟市場」。另外,考生表達意見未能兼論正反方面,選擇立場又舉棋不定、自相矛盾,導致失分。
黃燕如坦言,上述表現反映學生基礎知識較貧乏,明顯對時事認知不足;又指不少題目涉及跨科目知識,如政治與經濟的結合。她建議學生多讀報章,了解日常生活時事議題,增加對社會的認知。
至於英文科則出現考生「不自量力」情況:乙部考卷設深淺兩份,竟多達2/3考生挑戰難度,但大多失敗而回,反映考生對自身水平缺乏了解,選擇了較深的部分,「結果又覺得難,或者不夠時間作答」,最後反而拉低整份試卷分數。
要求二選一 竟兩題全答
該考卷要求學生「二選一」,但部分考生兩題全答,反映他們未清楚考試模式,建議先了解答題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