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農業部長韓長賦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中。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曉雪 攝
——戰略規劃確保糧食安全 「十二五」自給率望超95%
12月2日清晨的北京,迎來今冬的第一場雪。瑞雪兆豐年,國家統計局隨後傳來更大的喜訊:中國糧食總產突破11,000億斤,實現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八連增。在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看來,此時接受香港文匯報的專訪可謂「正逢其時」,他指出,糧食八連增為管理通脹預期、穩定全年物價總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但中國並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中國已做出中長期戰略規劃,以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香港文匯報記者秦占國、凱雷、羅洪嘯、王曉雪
去冬今春,初雪在整整遲到了一百天後悄然而至,韓長賦在上班途中即興賦詩一首:「最喜瑞雪兆豐年,今冬遲來一百天,抗旱澆麥人努力,天道酬勤大自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當日,韓長賦對裹著一身風雪的本報記者連說,「今天是個好日子」。他並指出,今年糧食生產先後遭遇北方冬麥區冬春連旱、長江流域旱澇急轉、西南地區嚴重乾旱等自然災害,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依然實現了高基數上的糧食總產八連增。
中國人須端好自己的飯碗
對中國這個擁有的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每天13億人都要張嘴吃飯,不能餓肚子。統計顯示,每年全世界的大米貿易總量約為500億-600億斤左右,僅相當於中國大米消費量15%左右,韓長賦強調,以中國龐大的人口需求,即使全世界的貿易量全部賣給中國也不夠吃,必須要靠中國人自己解決。也就是說,中國人的飯碗必須要端在自己手裡。
當前,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重要時期,隨著人口總量增加、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和工業用途拓展,對糧食的需求將呈剛性增長態勢,對糧食的品種品質結構和區域結構亦提出新的要求。與此同時,中國並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旱澇保收的農田僅佔36%,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壓力依然存在。
中國農業能應對未來人口
韓長賦指出,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而中國的糧食安全必須立足國內基本解決。當然,中國農業也要面向兩個市場,但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只能擇機適當進口、進行品種調劑,決不能依賴進口,中國要努力保持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要糧食品種自給率在95%,以保持國內供需的基本平衡。
按照聯合國提出的標準,糧食安全的概念是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00公斤。韓長賦說,據測算2033年左右中國人口峰值將可能達到15億,未來糧食產量只有達到1.2萬億斤,才能實現人均800斤的水平。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邁上1.1萬億斤的新台階,屆時中國完全有能力達到這一糧食生產水平以應對人口高峰。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力度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家對中長期國家糧食安全已做出規劃。韓長賦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糧食生產要確保95%以上的自給率,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以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等重大戰略規劃為抓手,嚴格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紅線,並加強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單產、優化品種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努力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