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日共識:穩住東北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會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到訪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雙方除談到中日關係之外,也談到因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逝世而備受關注的東北亞新局勢,雙方在此問題上取得共識,願共同維護朝鮮半島穩定,實現半島和東北亞持久和平和長治久安而共同努力。據稱,中日同意讓東海成為「和平、合作與友好之海」,並商定將盡快重啟東北亞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日媒引述日本外務省官員指雙方會談取得實質成果,並指野田此行是滿載而歸,訪問會將中日關係推向前所未有的「合作深度」。

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昨日先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野田會面。此前一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亦與野田舉行了長達80分鐘的高峰會談。胡錦濤在會見中說,明年將迎來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方願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各項原則和雙方達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增進政治互信,擴大交流合作,共同開創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新局面。

野田:中國發展對日是機遇

 在談到議會關係時,吳邦國說,中國全國人大與日本眾參兩院分別建立了定期交流機制,今後雙方應繼續充分利用這一有效平台,就各自內外政策、發展道路及共同關心的其它問題加強交流與對話,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動更多政治家特別是年輕政治家關心和支持中日關係發展,投身中日友好事業。

擬建東海海上危機管理機制

 野田表示,中國的發展對於日本和世界都是機遇。雙方要以明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為契機,加強政治互信和高層交往,促進兩國國民交流,提升兩國經濟互惠關係,加強經貿、環境、金融、旅遊等領域合作,促進亞太地區和平與繁榮,不斷深化日中戰略互惠關係。

 據外交部介紹,胡錦濤與野田也談到朝鮮半島局勢。胡錦濤說,朝鮮保持穩定和發展,朝鮮半島保持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願同包括日方在內的有關各方一道,為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實現半島和東北亞持久和平和長治久安而共同努力。

 野田稱,面對朝鮮半島局勢新變化,日中兩國加強合作,維護半島和平穩定,這是雙方共同利益所在,日方願意就此同中方保持溝通。

 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野田與胡錦濤的會談達成共識,雙方有意具體落實讓東海成為「和平、合作與友好之海」的協議。據日媒透露,中日就建立副外長級的東海海上危機管理機制達成了共識。日方在會談中還再次提出,盡早重啟兩國有關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條約談判的要求。

 據報道,中日雙方還就日本購買中國國債、促進雙邊貿易的人民幣結算取得了一致。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日前表示,日本可能最多將購入相當於100億美元規模的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

 自2009年以來,中國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同時,中日也是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兩個國家。

將重啟東北亞自貿協定談判

 此外,野田周日在與溫家寶會面後曾向媒體表示,中國和日本已就盡快重啟東北亞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達成共識,而韓國也將參與協定。他說:「我們商討了中日韓三國在明年早些時候重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必要程度,我們也就這一點達成共識。」

 此次是野田就任首相後首次訪華。他是日本近5年來第6位首相。有分析認為,在日本震後重建、世界金融形勢劇烈動盪以及國際和地區形勢複雜變化的背景下,中日領導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對於進一步加強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實現兩國互利共贏、合力應對金融危機、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等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
中日共識:穩住東北亞 (圖)
專家解讀:建政治互信 擺脫「安全困境」 (圖)
人民幣將首成發達國家外儲
日媒:中國政府讓野田滿載而歸
《清明上河圖》將在東京展出 (圖)
日加強與緬關係 圖抗衡中國影響
穗深高鐵通車 旅客出行更便捷 (圖)
換乘武廣高鐵 站內捷徑五分鐘 (圖)
港攝影師沿途按快門 (圖)
廣深動車無懼搶客 不減運力 (圖)
西門口到羅湖口岸 動車比高鐵更快更慳錢 (圖)
香港段2015年試車 (圖)
胡溫見崔世安 勉推經濟多元 (圖)
俄華商市場大火 傳損失逾億 (圖)
刑訴法二審 嚴格限制「秘密拘捕」
黨報反思蘇聯解體 強調「憂患意識」
廈門特區30周年 胡總發賀信 (圖)
預算法首次修正 有限授權地方發債
「老外」內地非法就業將被逐 (圖)
在英大熊貓聖誕吃「饅頭」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