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阮蘇少湄閃避記者提問。 黃偉邦 攝
中電對明年電費加幅一再「轉軚」,口風由原來「無得減」改為昨日大幅降至4.9%,賬目忽大忽細,疑竇重重。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昨被記者多番追問何處擠出「下調空間」?當初提交的加價數據是否誤導公眾?中電的加價策略是否「開天殺價,落地還錢」?以及新的加價方案是否仍「賺到盡」回報達9.9%?中電一一迴避回應,只表示公司本著「良心社會」宗旨服務市民。
中電昨晨10時許通知傳媒,阮蘇少湄於昨晨11時半交代電費方案的最新進展,吸引大批記者採訪。然而,阮蘇少湄於11時40分仍未現身,中電公關向記者表示仍要多等10分鐘。
阮蘇少湄花了約10分鐘,於近中午的時間先後以粵語、英語公布新方案,隨後接受記者提問。
「綜合作答」變避而不答
然而,今次答問環節安排有別於一般的答問方式。中電公關在記者發問前已表明,由於時間有限,阮蘇少湄會在集合數名記者的提問後,才一次過回答。第一名發問的記者質疑中電在堅稱「無降低加幅空間」之下,提出大減加幅的方案,是否意味當初提交的加價數據有誤導公眾成分,會否向公眾道歉?然而,阮蘇少湄待3至4名記者發問過後,選擇性地回應部分提問,唯獨沒有回應該名記者的尖銳提問。
及至記者會尾聲,公關示意回答最後一條問題時,記者追問中電在處理加價問題上,是否採取「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策略時,公關又讓另外2名記者各多問一條問題。阮蘇少湄最終綜合地回應各問題,卻沒有正面回應該名記者的提問,只表示:「我們對客戶及股東有一定責任,好多股東亦是市民大眾,我們做的所有事情,包括成本、電價及股東回報,都要取得平衡。」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