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蔭權在專訪中講述到北京述職的感受。圖為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副主席習近平日前會見曾蔭權。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明年經濟形勢嚴峻!數月後將卸任的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接受商台專訪時強調,現時政治環境對政府的要求提高,政治鬥爭越見明顯,政府「居安」同時要做到「思危」;不過,香港回歸後先後經歷國際炒家狙擊及金融風暴,令本港金融體制的穩定性越來越強,而金融界亦認同加強監管,以至壓力測試是自保的最好方法,反映港人有心理準備應對危機。他承諾,政府對危機會有充分準備,並做好政府換屆工作,讓今後每屆政府都能順利交接,成為國際城市的模範。
曾蔭權剛結束任內最後一次述職之行。他日前接受商台專訪時坦言,通過以往跟中央領導人的接觸,看到領導人對香港情況的充分掌握,反映香港的重要性在國家思維上越見突出,相信與本港作為金融中心緊跟國家的發展,令本港地位更形重要,「我1997年開始直至出任行政長官,與領導人有更加近距離接觸……未曾變過,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到今日,財金官員班子均有改變,但香港在中央眼中的重要性並無減弱,反而日益加強」,並笑言:「唔知係咪我哋搞事搞得多而擔心」?
冀成國際城市模範
曾蔭權說,此行述職,中央關注香港政府換屆,以至港人的住屋問題。他重申,明年的交接,有別於前行政長官董建華2005年因病辭職改由他接任的安排,當時未有涉及交接功夫,因此下屆政府的交接安排是新嘗試,但政府會做充分準備,期望成為國際模範,「2005年的時候,我一直在政府工作,接任後的工作安排沒有太大變動;2007年就是曾蔭權交棒曾蔭權。我一定會做好充分準備,不單止確保交接順利,更希望成為最先進地區的模範」。
曾蔭權坦言,回歸以來,香港及國家不斷在變化,而他亦不可能不變,尤其是親身落「戰場」處理過金融衝擊,明白到本港政治環境要求高,政治鬥爭更明顯,作為特首不能固步自封,必須學習更多東西,做到「思危自保」。他續指,香港人才「一浪接一浪」,既有文書記載的經驗累積,亦有不少財經分析員及管治團隊,有信心香港能夠抓緊落實政策及機遇。
「最後述職」仍戰兢
期間,曾蔭權大談多年來的述職感受。他坦言,國家領導人是看過香港所有的報紙雜誌,對香港情況完全掌握,因此述職並非匯報發生過的事,而是分析背後原因及體驗,以至向前看政策調較等,方能深層次到位分析及處理問題,例如歐羅隨時發生「內爆」,加上美國現時不穩定,領導人想了解他的眼光及預測,故心情跟以往一樣是「戰戰兢兢」。至於最後一次述職,他笑言,今年繼續入住釣魚台國賓館,但天氣出奇地好,感到別有一番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