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李健向本報表示,中國當前經濟和金融體系已經具備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國際資本流動風險的能力,並將能夠從進一步的資本項目開放中獲得收益。但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也存在一些障礙,如利率和匯率未實現市場化等。
李健認為,隨著中國國內實力的增強,特別是龐大的外匯儲備,對於抵禦可兌換的風險起到很大作用;而從國際風險看,目前國際上達成一致的看法是對國際資本流動進行必要的管理,人民幣可兌換是在相對寬鬆的國際環境下進行。
明確方向 開放可相應推進
李健認為,如果明確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等方向,資本項目開放可在一定程度上相應推進,並與其他的國內金融改革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關係。
另外,李健指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並不是完全自由,應該是一個基本可兌換,滿足資本項目下資本流動的正常需求。根據IMF規定,資本項下可兌換涉及到的40多細項的標準,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全部開放。
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中國對有合理需求的資金流動應自由開放。比如,個人到海外買資產和投資,企業到海外投資,外國企業直接投資國內等。而海外資本在國內的股權類投資,則適當地控制,利用一些市場化的手段來限制熱錢等資本流動,這些限制不會影響中國實現資本項目基本可兌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