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政經並舉 全方位推動中阿合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20]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專家指出,在日趨緊張的海灣局勢下,溫家寶總理此次出訪「政經並舉」,全方位推動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他此行不僅對穩定中東局勢發揮了良好的影響,在加強政治互信、促進經貿合作等領域亦可圈可點,並且進一步鞏固了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專家還透露,去年中國-海合會自貿區談判已在貨物貿易談判的大多數領域達成共識,並已啟動服務貿易談判。

中東國家日益「向東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指出,國際形勢特別是中東地區形勢在去年發生了重大變化,深化合作是中阿雙方的共同意願。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向本報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中東國家「向東看」的傾向日益鮮明,中阿交流合作的領域將持續擴大。由於世界石油市場是買方市場,伴隨新能源開發應用的呼聲日漸提高,確保東方石油市場是海灣主要產油國的重要任務。

 殷罡說,「對於此次溫家寶總理訪問的幾個石油輸出國而言,其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特別是中國對中東事務保持一種超脫、中立的態度,這樣的朋友是應該受到歡迎的。」同時,無論是產油國或者非產油國都存在基礎建設的需求,中國可發揮優勢,拓展雙邊合作。

自貿區大多數領域已達共識

 對於中國-海合會自貿區建設一事,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周密指出,迄今為止,雙方談判進展順利,已在貨物貿易談判的大多數領域達成共識,並已啟動服務貿易談判。

 殷罡還指出,中國近年來按照海灣地區各產油國的能力、比例進口石油。但是,伊朗的形勢存在不確定性,存在與美國、以色列、歐洲和阿拉伯世界四方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因此,出於能源安全保障的需要,中國須做好防範工作,應有充足的替代來源。而加強與海灣阿拉伯國家的能源合作是其中之一。此次中國與沙特達成興建煉油廠的項目,年處理能力超過2,000萬噸,且可以規避霍爾木茲海峽風險。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政經並舉 全方位推動中阿合作 (2012-01-20)
專家解讀:危中有機 中國應學當「債權人」 (2012-01-19)
專家解讀:與海灣國家合作潛力巨大 (2012-01-19) (圖)
專家解讀:房價大跌是今年經濟最大風險 (2012-01-18)
專家解讀:須遏國際金融資本炒作 (2012-01-17)
專家解讀:選拔優秀人才 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2012-01-17)
專家解讀:伊朗危機下 中沙共保能源安全 (2012-01-16) (圖)
專家解讀:中尼友好利西藏穩定 (2012-01-15)
專家解讀:中國可從資本項目開放獲益 (2012-01-15)
專家解讀:綠營基本盤穩固 馬連任仍需警惕 (2012-01-15)
專家解讀:國民黨需整合地方派系 (2012-01-15)
專家解讀:兩岸和平紅利 撐馬英九勝選 (2012-01-15)
專家解讀:全球經濟不景 投資均遇寒流 (2012-01-14)
專家解讀:民調死角 助馬低空掠過 (2012-01-14)
專家解讀:今年通脹料明顯回落 (2012-01-13) (圖)
專家解讀:馬兩岸政策 應更加扎實 (2012-01-13) (圖)
專家解讀:港發人債加速 仍需擴投資渠道 (2012-01-12)
專家解讀:中美貿易問題 須去政治化 (2012-01-12)
專家解讀:未來貨幣政策 向實體經濟傾斜 (2012-01-11) (圖)
專家解讀:宋難過6%生死線 選後壓力更大 (2012-01-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