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郭海成指OLED潛力甚大。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景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究竟何謂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平日我們用肉眼觀看,它看似是個微型膠囊,但內裡發光的,其實是一塊微型晶片,由多層薄膜組成,每層具備不同功能,例如導電、發光等。鄧青雲指出,目前有很多電子產品仍採用LCD(液晶)作熒光幕,「但未來的電子屏幕,我相信OLED將會取代LCD」。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郭海成表示,「已有大型電子公司表明,5年後停產所有LCD屏幕電視,並投資60億元開辦OLED產品生產線」。
輕薄可捲曲 應用性廣
鄧青雲回憶研發OLED的過程,「當時我研究有機太陽能電池,我靈機一觸,既然太陽能電池可以把光能轉變為電能,反過來說,電能是否可轉化為光能?那時我著手研究,起初只有數分鐘,實驗晶片便『燒驉z,後來逐步改良,慢慢延長至幾百甚至數千小時,到今天最高紀錄已經是100萬小時」。
OLED除能用於照明,近年在電子屏幕的應用更急速發展,鄧青雲直言,這比現時主流的LCD更有優勢,「OLED顯示的顏色更清晰鮮艷,而且擁有『廣視角』,用家從任何角度看熒光幕,其亮度亦同樣高,方便用家使用,更具備輕、薄的特點,可製作能捲曲的電子屏幕產品,應用性甚廣」。
深藍OLED壽命短或礙發展
但他亦指出,要提高OLED的應用性,目前仍有一大難題,「目前紅色和綠色的OLED,壽命長達10萬小時,但深藍色的OLED只有1萬小時,縮短產品壽命」。他解釋指,深藍色光的波長與頻率接近紫外線,令晶片內的化學分子容易分解,也令深藍色OLED的壽命比其他顏色短。
就OLED的研究,由早年只得鄧青雲一人探索,到今天各大小公司、機構均投放資源,他認為有關技術已上軌道,所以近年已轉變研究方向「還原基本步」,他笑言:「我又回到30年前的題目——有機太陽能電池。目前這款電池壽命只有數月,光電轉換效率最多達20%,情況不理想,希望未來有所突破。」
|